[发明专利]氯化铵降温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9765.4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张光华;高雅博;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3/20 | 分类号: | A61K33/20;A61K9/70;A61K47/32;A61F7/0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铵 降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助医疗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化铵降温贴剂,本发明还涉及该氯化铵降温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降温贴是一类医疗辅助制剂,其应用领域已经应用到缓解疼痛、提神醒脑、放松肌肉、改善睡眠、皮肤保湿美容等医药、体育用品、美容、日常用品等领域。
现有降温贴大多为三层结构,由背衬层、凝胶层、防黏层组成,背衬层采用无纺布,凝胶层由亲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防黏层采用透明塑料薄膜。其从蒸发吸热的理论出发,多利用水凝胶制备,因水分蒸发能迅速带走人体热量。另外,现有的降温贴多通过加入薄荷、冰片等清凉药物成分进行感受辅助,这类中药成分通过刺激人体神经,使人产生清凉的感觉,其实际降温效果差,同时,这些药物成分对眼部和伤口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使用时容易给患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氯化铵降温贴剂,解决了现有降温贴的降温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氯化铵降温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氯化铵降温贴剂,从外到内依次黏合连接有背衬层、凝胶层、黏胶层和防黏层,凝胶层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乙烯醇3%~6%,甲基丙烯酸10%~15%,压敏胶10%~15%,甘油10%~15%,聚乳酸3%~6%,预胶化淀粉0.3%~1%,氯化铵9%~18%,余量为水,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凝胶层的厚度为0.5~1mm。
背衬层为无纺布。
防黏层为具有凹凸纹的PE薄膜、PU薄膜或PET薄膜中的一种。
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350~2050;聚乳酸的聚合度为500~800。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氯化铵降温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聚乙烯醇3%~6%,甲基丙烯酸10%~15%,压敏胶10%~15%,甘油10%~15%,聚乳酸3%~6%,预胶化淀粉0.3%~1%,氯化铵9%~18%,余量为水,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2,将聚乙烯醇、预胶化淀粉和聚乳酸的混合物,溶于水中并在70℃~80℃下加热溶化至澄清,冷却后再加入甲基丙烯酸、压敏胶和甘油,搅拌均匀后灌入模具中,在-15℃~-12℃下冷塑成形,解冻后再加入氯化铵,再次冷塑,得到凝胶;
步骤3,采用无纺布作为背衬层,在背衬层上涂覆厚度为0.5~1mm的凝胶作为凝胶层,然后在凝胶层上涂覆丙烯酸树脂作为黏胶层,最后在黏胶层上涂覆具有凹凸纹的PE薄膜、PU薄膜或PET薄膜作为防黏层,即得到氯化铵降温贴剂。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350~2050;聚乳酸的聚合度为500~8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采用四层结构,防止凝胶层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凝胶层对皮肤的刺激性,黏胶层为聚丙烯酸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与皮肤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黏胶层通透性好,允许皮肤水分透过,保持皮肤表面舒适。
2.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降温效果明显,降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凝胶内水分的汽化带走人体局部热量,起到部分降温的作用;另一方面氯化铵溶解吸热带走大量热量,有双重退热的功效。
3.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的结构图;
图2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的贴附时间与温度变化曲线;
图3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与普通降温贴实际应用对比图。
图中,1.背衬层,2.凝胶层,3.黏胶层,4.防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氯化铵降温贴剂,如图1所示,从外到内依次黏合连接有背衬层1、凝胶层2、黏胶层3和防黏层4,凝胶层2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乙烯醇3%~6%,甲基丙烯酸10%~15%,压敏胶10%~15%,甘油10%~15%,聚乳酸3%~6%,预胶化淀粉0.3%~1%,氯化铵9%~18%,余量为水,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350~2050;聚乳酸的聚合度为500~800。
凝胶层2的厚度为0.5~1mm;背衬层为无纺布。
防黏层4为具有凹凸纹的PE薄膜、PU薄膜或PET薄膜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9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