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以及中继线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8766.7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4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相泽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31/06;H01R13/46;H01R13/527;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中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以及中继线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无卤阻燃性树脂作为包围电线的包覆材料的材料的线束。若将该线束应用于机动车中,则在发生车辆火灾时,能够期待避免包覆材料着火来防止以包覆材料作为传递路径的延烧的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3930号公报
为了防止车辆火灾中的延烧,优选使构成线束的包覆材料全部采用阻燃性树脂。然而,无卤阻燃性树脂的价格与作为通用的包覆材料被广泛应用的PVC树脂相比价格较高。而且,近些年,存在着在汽车中安装的线束的长度、构成线束的电线的根数增加的趋势。因此,构成线束的包覆材料全部采用阻燃性材料的话直接导致成本升高。
作为其对策,考虑下述方法:并非在线束的布线路径的整个区域都使包覆材料为阻燃性的,而是仅在线束的布线路径的一部分区域应用阻燃性的包覆材料。若将应用阻燃性的包覆材料的阻燃区域设定于存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的设备的附近,则能够将以包覆材料作为传递路径的延烧控制在最小限度。
作为用于仅使布线区域的一部分为阻燃区域的具体的方案,考虑下述结构:将阻燃区域的电线与采用比阻燃区域闪点低的包覆材料的易燃区域的电线使用套筒型的连接端子通过压接等进行固定,并且在其连接部分缠绕绝缘胶带以与其他电线之间绝缘。然而,使用连接端子和绝缘胶带将阻燃区域的电线与易燃区域的电线连接的工序是通过作业者的手工作业进行的,因此在构成线束的电线的根数多的情况下,作业者的负担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上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在使布线区域的一部分为阻燃区域的线束的制造中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
具备:线束构成体,在多根导电通路的末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器;
中继线束,布线于在电路构成体设置的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
多根中继电线,构成所述中继线束,形成为以包覆材料包围导体的形态;
第一壳体,构成所述中继线束,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来将所述中继电线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导电通路连接;以及
第二壳体,构成所述中继线束,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来将所述中继电线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电路构成体连接,
构成所述包覆材料的被覆层用树脂材料和构成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壳体用树脂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树脂材料是阻燃性比用于所述导电通路的树脂材料高的合成树脂。
而且,本发明的中继线束布线于在多根导电通路的末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器的线束构成体和具有第二连接器的电路构成体之间,通过与所述线束构成体连接来构成线束,所述中继线束的特征在于,
具备:多根中继电线,形成为以包覆材料包围导体的形态;
第一壳体,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来将所述中继电线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导电通路连接;以及
第二壳体,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来将所述中继电线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电路构成体连接,
构成所述包覆材料的被覆层用树脂材料和构成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壳体用树脂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树脂材料是阻燃性比用于所述导电通路的树脂材料高的合成树脂。
在将第一壳体与第一连接器嵌合后,中继电线的一个端部与导电通路连接,在将第二壳体与第二连接器嵌合后,中继端子的另一个端部与电路构成体连接,在线束构成体和电路构成体之间构成由中继线束构成的阻燃区域。在线束的制造中所需的手工作业仅为将壳体与连接器嵌合的作业,因此作业者的负担可以较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实施例1中将线束分为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中继线束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2是示出将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中继线束连接而构成线束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3是示出将第一连接器与第一壳体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将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壳体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将第一连接器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将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在实施例2中将线束从设备拆下并分为第一线束和中继线束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8是示出将第一线束和中继线束连接而构成线束,并且将该线束与设备连接的状态的概要图。
标号说明
A:线束;
10:第一线束(线束构成体);
11:第一电线(导电通路);
16:第一连接器;
20:第二线束(电路构成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轴电缆焊接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电容固定结构的接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