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发动机黑烟捕集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18027.8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市辉煌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035 | 分类号: | F01N3/035 |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黄建中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黑烟 捕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柴油发动机黑烟捕集器,属于发动机废气催化净化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雾霾出现频率增多且危害加重。其中,可吸入微粒PM2.5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目前,据相关统计资料披露,污染空气中的35%以上是由汽车尾气造成,城市公交车由于频繁起步、停车等造成车况不佳 ,在站台、 路口起步时排放大量黑烟 ,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同时 ,而且严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 柴油发动机、发电机在冷启动瞬间及大负荷情况下运行产生的大量黑烟,使得它成为微粒PM2.5排放的“重犯”。如何克服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在该技术领域内至今仍未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针对发动机启动产生的黑烟,其处理方法通常集中在对催化剂的研究上,通过加大活性材料及贵金属涂敷量等技术手段研制出催化温度较低的催化剂,但是并不能完全克服这一问题;而针对大负荷运行情况下产生的黑烟,主要采用柴油机微粒捕捉器(DPF)进行处理,该技术的两大关键是过滤材料及过滤体的再生处理。目前过滤体材料主要采用蜂窝陶瓷、泡沫陶瓷等材质,由于过滤体只能收集微粒,本身并不能处理微粒,必须通过氧化再生技术去除。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过滤体中的微粒,就会造成堵孔,引起背压急剧上升,降低柴油发动机性能。同时,发动机排气产生的噪音污染也十分严重,现有的柴油机微粒捕捉器并未关注这一问题。
因此,寻求一种能够连续扑捉黑烟,而且兼具催化、消音功能的柴油发动机黑烟拦截装置,以克服现有黑烟捕捉再生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十分急迫且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黑烟捕集器,集催化、消音和黑烟捕集三项功能为一体,克服现有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装置复杂、再生可靠性差、再生费用高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柴油发动机黑烟捕集器:由捕集器筒体主体、与捕集器筒体主体下端连接的黑烟颗粒收集端和与捕集器筒体主体上端连接的捕集器出气端组成,捕集器筒体主体的筒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在筒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使气流分散的进气口挡板,在筒体内设置有滤芯,在筒体内壁上还固定有电磁脉冲气动控制阀。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将其安装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催化器之前的排气管上,柴油机运行时产生的黑烟尾气首先通过滤芯的过滤作用和电磁脉冲控制阀反冲捕集,黑烟去除率可达90%以上。本发明中使用的滤芯材料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泡沫状金属滤网,在其表面涂覆适量的辅助催化剂,可将尾气污染物中的部分NOx和HC转化为CO2、H2O和N2等无污染气体,转化率可达30-40%,为安装在捕集器之后的催化器处理系统提供了显著的辅助催化作用。同时,该泡沫状金属滤网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其安装形状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圆形或方形,按照黑烟处理要求还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滤芯材料,使其具有结构紧密、耐高温、裁剪容易、牢固耐用等特点,不但提高黑烟拦截效率,而且降低排气背压,安装、更换方便,极大地减少使用和维护成本。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结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结构轴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序号表示是:捕集器筒体主体1、黑烟收集端2、捕集器出气端3、进气口1-1、筒体1-2、固定耳朵1-3、筒体内壁法兰1-4、筒体上沿法兰1-5、进气口挡板1-6、滤芯1-7、滤芯法兰1-8、电磁脉冲气动控制阀1-9、筒体下沿法兰1-10、底座法兰2-1、黑烟收集口2-2、出气口法兰3-1、出气口端盖3-2和出气口3-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市辉煌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海市辉煌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