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负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7182.8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胡晨;杨凯;曹高萍;刘皓;王丽娜;惠东;来小康;杨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负极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层状碳和氧化铅复合材料,所述氧化铅均匀附着在层数为1-50层的层状碳的最外层上,所述层状碳与氧化铅的质量比为1∶1-200,所述氧化铅的颗粒尺寸为5-2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铅蓄电池负极铅粉质量的0.05-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碳与氧化铅的质量比为1∶1-20,所述氧化铅为粒度为90-120nm的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气相沉积制备层状碳:将催化剂基底材料放入700-1200℃的反应器中,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碳源反应0.5-2小时,在基底材料的表面沉积层状碳层。
(2)层状碳与氧化铅的复合:将步骤(1)所得的层状碳与基底材料一起加入浓度为0.05~0.20mol/L的硝酸铅溶液,溶液中硝酸铅质量为催化剂基底质量的2-5倍,常温搅拌下、反应0.5-2.0小时,抽滤后在300~450℃下热处理0.5-2.0小时,即得到铅蓄电池负极板添加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基底材料为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甲烷、一氧化碳、乙炔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的流量为5-200sc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的流量为20-100sccm。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沉积反应的反应时间为30-120分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铅蓄电池负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沉积反应的反应时间为3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1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