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6662.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8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根;胡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9/00 | 分类号: | B23D9/00;B23D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刀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通手术刀刀片宽大,对正常组织损伤大,不适合做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但由于器材和条件的限制,手术对医师有很高的要求。
经过长期加工发现微创手术刀外铝管套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加工所得零件一大部分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其主要原因出现在挤型材进料不良,铝剂材料内壁经常会出现0.05MM~0.1MM小凸点,然而此现象在铝剂工序无法改善且无法避免有凸点。故需在后道工序改善才能提高产品的良率,满足客户的需求量。
此微创手术刀的外铝管套由于内壁口径很小(为5.86MM),还有公差且内壁有异形,且异形很小(异形宽为0.7MM),普通方法根本无法将其内壁小凸点去除。经过多次不同方法尝试后,如何可有效快捷的将有异形的内壁上的小凸点去除,从而达到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良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其干净光滑地去除小凸点,圆形插刀有一定的弹性力量能随时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而不伤及内壁,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除内壁上的小凸点,效果更好;其次该制造方法,速度相当快捷,此活性插刀长度不是太长,只需将其放于内壁用长棒轻轻一捅即可完成清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基于圆形插刀、筒夹、顶杆和微创手术刀;所述微创手术刀包括:外铝管套、内管套、刀片、条形刀柄和刀杆,此刀杆一端具有凹槽,此条形刀柄截面为矩形,所述条形刀柄一端固定于所述刀杆的凹槽内,所述刀片焊接于所述条形刀柄另一端的侧面上;
所述圆形插刀沿其轴向平行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若干个第二线通槽,第一线通槽从圆形插刀一端面延伸至圆形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第二线通槽从圆形插刀另一端面延伸至圆形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第一线通槽、第二线通槽沿周向部分重合,圆形插刀外表面设有左、右凸条,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从内表面至外表面之间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使得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在外表面末端形成刀刃;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筒夹夹紧所述圆形插刀形成形变后圆形插刀,从而使得圆形插刀的直径缩小;
步骤二、将步骤一形变后圆形插刀放入所述外铝管套的通孔内;
步骤三、将顶杆放入所述外铝管套的通孔内,推动顶杆从而带动形变后圆形插刀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刀片外铝管套、第二弹性刀片外铝管套的外表面与斜面外铝管套形成的刃角为60°~75°。
2、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第一线通槽外铝管套、若干个第二线通槽外铝管套末端具有底部刀刃外铝管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其干净光滑地去除小凸点,圆形插刀有一定的弹性力量能随时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而不伤及内壁,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除内壁上的小凸点,效果更好;其次该制造方法,速度相当快捷,此活性插刀长度不是太长,只需将其放于内壁用长棒轻轻一捅即可完成清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中圆形插刀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发明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中圆形插刀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为本发明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中微创手术刀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微创手术刀的制造方法中微创手术刀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制造方法中筒夹和顶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圆形插刀;2、筒夹;3、顶杆;4、微创手术刀;5、外铝管套;6、内管套;7、刀片;8、条形刀柄;9、刀杆;91、凹槽;10、第一线通槽;11、第二线通槽;12、第一弹性刀片;13、第二弹性刀片;14、左凸条;15、右凸条;16、斜面;17、刀刃;18、底部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6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