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灭虫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5431.X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怀之;王刚;聂海涛;张仁友;胡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灭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灭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农业生产追求更多的产出,为了更多的产出生产者采用更高科技的生产工具和方法,其中,对害虫的控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灭虫方法为采用农药大面积灭杀,但是农药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当今追求绿色环保食物成为人们的需求,所以传统的灭虫方法不适应如今的生产需要。
如今有较多的生产者已经采用灭虫灯进行灭虫,灭虫灯具有环保且操作简单的特点,但是现有的灭虫灯采用高压进行灭虫,对生产者的人身安全具有危害,且高压电网对大量的害虫进行杀害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导致益鸟的食物缺少。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灭虫灯采用高压进行灭虫,容易造成生产者被电伤,存在安全隐患,且大量灭杀害虫导致鸟类数量减少,所以,现有的灭虫灯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具有安全隐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灭虫器,解决了现有的灭虫灯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具有安全隐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灭虫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灭虫方式环保且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小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灭虫器,所述灭虫器包括:
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顶端连接有一太阳能发电板;
第一风力发电器、第二风力发电器、第三风力发电器、第四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一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二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三风力发电器、所述第四风力发电器均通过一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二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三风力发电器、所述第四风力发电器均匀分布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四周;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上,且所述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第一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二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三风力发电器、所述第四风力发电器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灭虫灯,所述灭虫灯通过第一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灭虫灯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灯管、粘虫布、鸟食盘,其中,所述灯管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灯管、所述粘虫布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粘虫布为具有粘性的长方形布料,且所述粘虫布上具有N个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鸟食盘通过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连接;
挂钩支架,所述挂钩支架一端与所述主体支架连接,另一端为挂钩状。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均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粘虫布通过所述圆形凹槽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且在所述灭虫灯中从内到外依次为:所述灯管、第所述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粘虫布。
其中,所述第一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二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三风力发电器、所述第四风力发电器的尺寸相同。
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板水平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顶端。
其中,所述第一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二风力发电器、所述第三风力发电器、所述第四风力发电器距离所述主体支架的顶端的距离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结合太阳能和风能的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环保且保障了电能,并且采用了四个风力发电器采集4个方向不同的风能,充分保障了灯管的电能来源,并且采用粘虫布灭杀害虫取代了传统的高压电网的方式,即保护了人身的安全还环保,并且还设立了鸟食盘,保障了鸟类的食物来源,维护了生态平衡,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灭虫灯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具有安全隐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灭虫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灭虫方式环保且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小,且充分保障了电能来源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灭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灭虫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粘虫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冲擦头
- 下一篇:一种高孔隙率多孔陶瓷滤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