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化合物热分解制备CO2氧化乙苯脱氢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5001.8 | 申请日: | 2014-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文;杨慧宁;任花萍;王欢;宋永红;刘昭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22 | 分类号: | B01J23/22;C07C15/46;C07C5/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合物热 分解 制备 co sub 氧化 乙苯 脱氢 催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燃烧分解法制备用于CO2氧化乙苯脱氢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烯是石油化工产品中最重要的单体之一,主要用做塑料、树脂和合成橡胶的生产原料。目前,市场上大约90%的苯乙烯通过乙苯直接脱氢制得。该方法反应温度高、水蒸气潜热难以回收和耗能大。因此,在新世纪能源短缺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工艺。据文献报道,乙苯氧化脱氢能够打破热力学平衡限制、解决自供热问题并且降低反应温度,可以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替代方法。但是,空气或氧气氧化乙苯制苯乙烯伴有深度氧化和氧分子插入等副反应,降低了苯乙烯的选择性,除此以外还伴有大量的热量生成,使反应温度难以控制。因此,此方法也难以实现工业化。
美国UOP公司和Lummus公司联合开发的SMART工艺,即乙苯脱氢-H2氧化-乙苯脱氢,是乙苯直接氧化脱氢衍生的有效替代技术。该技术也有一些不足:H2和乙苯脱氢产物混合浓度控制不当会引起爆炸,过多的O2也会使催化剂中毒和苯乙烯的选择性降低。为此研究者提出SO2和N2O作为一种弱氧化剂氧化乙苯脱氢,但存在有毒和腐蚀性气体的危害。CO2氧化乙苯脱氢克服了传统乙苯脱氢的不足,并且提高了苯乙烯的选择性和日益增多的温室气体CO2的活化转化。
CO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中,研究最多的是钒基催化剂,现有文献报道的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而成,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反应需要的时间比较长。(2)采用共沉淀法或溶胶凝胶法先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再负载V2O5,其中,共沉淀法很难让所有的金属阳离子同时沉淀,造成组成成分的分离,而溶胶凝胶法需使用价格比较高的醇盐,并且凝胶比较容易板结,另外,V2O5的负载也容易造成活性组分的不均匀,从而影响乙苯脱氢的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用于CO2氧化乙苯脱氢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简便、经济、反应时间短、合成温度低、催化剂分散均匀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为V2O5,催化剂的通式为xV2O5-Al2O3、xV2O5-yCemZr1-mO2-Al2O3、xV2O5-yCeO2-Al2O3、或xV2O5-yZrO2-Al2O3,式中x为V2O5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y为CeO2、ZrO2或CemZr1-mO2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m为Ce原子的摩尔数,其中x的取值为3%~10%,y的取值为1%~7%,m的取值为0.3~0.7,其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按照上述催化剂的组成,将偏钒酸铵、铝的可溶性盐、铈的可溶性盐或/和锆的可溶性盐完全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含氮化合物,铝的可溶性盐、铈的可溶性盐或/和锆的可溶性盐中阴离子的总摩尔量与含氮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1:0.5~1:2,混合均匀,升温至40~60℃,恒温搅拌8~12小时,再升温至200~300℃反应10~20分钟,然后升温至500~600℃,恒温焙烧3~5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压片,造粒,过40~60目筛,得到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