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高比表面积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4831.9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刚;丁滔;黄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陈晓岷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制备 表面积 氧化 石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化工技术领域中的功能材料合成,尤其涉及一种缩短制备周期,提高氧化石墨烯比表面积的快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具有一系列优异的功能特性,是功能材料领域的突出代表,自英国Geim教授等因发现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Nobel奖以来,针对石墨烯的合成和应用,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传统的晶体材料都是三维结构。而石墨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二维晶体不可稳定存在的观点。而二维晶体所具有的超高比表面积,使其在作为催化剂载体、柔性电极、吸附材料等领域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拓展,人们将碳环片层堆垛在10层以下的都统称为石墨烯。为获得这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方法,如切割碳纳米管、电弧放电、化学气相沉积、真空升华6-H碳化硅的外延生长,或者燃烧干冰中金属镁等。而最容易实现大规模制备的还是化学法,通过化学氧化的方法,将鳞片石墨或人造石墨碳层间的范德华力破坏,使得碳环片层间的距离增大。由于在碳环片层表面、边缘,以及层间都会引入羟基、羧基、环氧基等含氧基团,因此经历氧化处理后得到的中间产物被称为氧化石墨。而利用超声处理等方式,可进一步增大碳环片层间距而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利用进一步的热还原,或利用硼氢化钠、碘化氢等进行还原可得到石墨烯。值得注意的是,氧化石墨烯虽然在导电、导热等方面性能不佳,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或橡胶增强剂等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氧化石墨烯的性能发掘,功能应用等,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发展了多种途径来大规模或快速地制备氧化石墨烯。其中,利用冻干法制备出三维结构的海绵态氧化石墨烯,是一条重要的方式。通过三维交联结构的构建,由于大量孔洞的存在,使得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疏松,减少了碳环片层相互堆叠的程度,有利于提高比表面积。
现有的冻干处理,存在着周期长,制备效率低的不足。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杨程和宋洪松,在其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201210265540.3)”中,也是采用冻干处理,提出了通过冷膨胀剥离方式制备氧化石墨烯,但需要经历冰冻、解冻、干燥等过程,存在着步骤相对繁冗,制备周期过长的不足,同时解冻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堆积结构的塌陷破坏,不利于高比表面积的获取。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丁古巧等人(一种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CN101993065B),探索了利用喷雾干燥(喷雾热解干燥和喷雾冷冻干燥)进行规模化制备(氧化)石墨烯粉体的方法,但喷雾干燥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也难以得到三维交联结构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为缩短制备周期,人们还开发出了真空冻干处理的方式,通过真空环境的营造,促进溶剂的升华挥发,以缩短制备周期,改善冻干效果。一般而言,真空冻干处理在食品、药剂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如,宋凯,徐仰丽,郭远明,苏来金,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应用中的关键问题,食品与机械,2013),并逐渐推广至其他领域。如,人们已开始利用该方法制备纳米功能材料,如专利: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大比表面积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CN101497444B。鉴于真空冻干处理在制备效果上的优势,人们也开始将真空冻干方法用于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合成。如Xufeng Zhou等人利用真空冻干升华处理,成功制备得到了氧化石墨烯(Xufeng Zhou,Zhaoping Liu,A scalable,solution-phase processing route to grapheme oxide and grapheme ultralarge sheets,Chemical Communication,2010,46,2611-2613)。
为了进一步缩短制备周期,改变冻干介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如,杜松等利用叔丁醇/水共溶剂作为冻干介质,对制备药物制剂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引入叔丁醇可改善药剂的制备效果,提高制备效率(杜松,左建国,邓英杰,叔丁醇-水共溶剂冷冻干燥工艺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中国药剂学杂志,2006,4(3).113)。相应地,利用叔丁醇/水混合体系进行冻干处理,并将之应用于功能陶瓷(如:唐婕,叔丁醇/水基料浆冷冻浇注成型制备多孔陶瓷研究,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或药物等的制备(如,陈辰,杨亚妮,何军,陆伟根,叔丁醇-水共溶剂体系冷冻干燥法制备紫杉醇白蛋白亚微粒,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4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活性污泥混合芦苇秸秆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挖掘机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