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个性化页面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3762.X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谭奔;赖晓平;张小鹏;肖磊;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6 | 分类号: | G06F16/9536;G06F16/955;G06F16/9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性化 页面 生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个性化页面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用户在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中的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目标对象的兴趣用户分布特征;
根据所述兴趣用户分布特征计算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内的对象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的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的共享用户组内所有用户以及对应的所有兴趣对象计算相关性矩阵R’,其中所述共享用户组内的每个用户在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均具有兴趣对象;
至少根据所述相关性矩阵R’计算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任意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在检测到第一用户登陆所述第二互联网应用中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内的第一兴趣对象;以及
从所述第二互联网应用中获取与所述第一兴趣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大于预定值的第二兴趣对象,并根据所述第二兴趣对象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个性化页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行为分析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对象的兴趣用户分布特征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或第二互联网应用的N个用户,其中N为自然数;以及
分析所述对象是否是所述N个用户的兴趣对象从而形成所述对象的用户特征向量[a1,a2,…aN],其中an(1≤n<N)的值表征所述N个用户中第n个用户对所述对象的兴趣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兴趣用户分布特征计算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内的对象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的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向量计算不同对象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或者皮尔逊相关系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或第二互联网应用的N个用户包括:
获取同时在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中具有兴趣对象的N个用户。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兴趣用户分布特征计算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内的对象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的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互联网应用内对象的用户分布特征计算第一互联网应用内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矩阵S;
根据所述第二互联网应用内对象的用户分布特征计算第二互联网应用内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矩阵S’;以及
根据所述相关性矩阵R’、S、S’计算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任意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关性矩阵R’、S、S’计算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任意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包括:
计算第一互联网应用与第二互联网应用内任意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mn=Smi×R’ij×S’jn,其中R’ij为第一互联网应用中的对象i与第二互联网应用中的对象j之间的相关性,Smi为第一互联网应用中对象m与对象i之间的相关性,S’jn为第二互联网应用中对象j与对象n之间的相关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中不存在与对象m相对应的元素,或者所有与对象m对应的元素的值均小于所述预定值时才计算所述相关性系数Rmn=Smi×R’ij×S’j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37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