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13299.9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施克炜;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B32B27/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246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硬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硬化涂层,
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硬化涂层可以为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层合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层合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150微米,所述保护层的透光率大于90%;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为0.1微米~3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2.5~200微米,表面硬度大于2H。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将硬化涂层涂到蓝光阻隔基材的上表面,再将硬化涂层进行固化,得到蓝光阻隔硬化薄膜;
步骤三,在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所述涂布方式可以选用凹版涂布、微凹版涂布、丝网涂布、喷涂;所述涂层固化可以选用热固化工艺、有溶剂型UV固化工艺、有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无溶剂型UV固化工艺、无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蓝光阻隔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50~150线/英寸,温度50~160℃;步骤二采用中所述固化机的功率为3000-5000w,固化时间为10-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32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