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井盖打开报警及信号分发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3118.2 | 申请日: | 2014-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鑫隆新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8B2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16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井盖 打开 报警 信号 分发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通道井盖打开报警及信号分发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井盖报警指示单纯的通过监测井盖是否被打开,然后触发报警。现在企业维护管理一般都是承包给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再根据业务,分配给各部门负责人,像这样的多元化服务,单通道的报警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而且现有的井盖智能监控设备的供电是存在着很大的难题,其不仅要解决电源的不间断,而且还要保证智能设备不被雨水浸泡。因此,急需一种供电稳定,且具备多通道告警的井盖监控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井盖打开报警及信号分发的方法,能实现井盖多通道报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井盖打开报警及信号分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判断井盖是否被打开;
步骤S02:如果井盖被打开,则设置于井盖内的井盖打开报警设备形成一包括ID信息的报警指令,并将该报警指令通过无线网络通道发送到一服务器;
步骤S03:将报警指令记录在服务器上,并根据设定的报警策略形成报警任务;
步骤S04:在所述的服务器上接入第三方多通道分发系统,并依据服务器提供的报警任务建立分发渠道,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判断井盖是否打开是通过设置于井盖上的磁性传感部件和一控制器配合实现,所述磁性传感部件用于检测井盖是否开盖。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器设置于井盖下表面防水安装盒内,所述防水安装盒内还设置有一为所述控制器供电的充电电池;所述井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井盖上、下表面之间开设有一导线通道;所述控制器包括无线通讯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以及CPU;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导线经所述导线通道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报警策略包括语音或短信通道推送到客户终端以及以任务指令的形式发送给相关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井盖打开报警及信号分发系统,该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井盖打开报警设备,用于监测井盖是否被打开;
服务器,如果井盖被打开,则设置于井盖内的井盖打开报警设备形成一包括ID信息的报警指令,所述服务器则接受该报警指令,并记录、根据设定的报警策略形成报警任务;以及
第三方多通道分发系统,用于依据所述服务器提供的报警任务建立分发渠道,进行报警。
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多通道报警,而且对井盖的供电方式及稳定性做出了巨大改进,能解决现有井盖开盖监控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原理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井盖开盖报警设备的电路结构原理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井盖打开报警及信号分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判断井盖是否被打开;
步骤S02:如果井盖被打开,则设置于井盖内的井盖打开报警设备形成一包括ID信息的报警指令,并将该报警指令通过无线网络通道发送到一服务器;
步骤S03:将报警指令记录在服务器上,并根据设定的报警策略形成报警任务;
步骤S04:在所述的服务器上接入第三方多通道分发系统,并依据服务器提供的报警任务建立分发渠道,进行报警。
请参见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判断井盖是否打开是通过设置于井盖上的磁性传感部件和一控制器配合实现,所述磁性传感部件用于检测井盖是否开盖。较佳的,所述的控制器设置于井盖1下表面防水安装盒2内,所述防水安装盒内还设置有一为所述控制器供电的充电电池3;所述井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4,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太阳能板5;所述井盖上、下表面之间开设有一导线通道6;所述控制器包括无线通讯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以及CPU;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导线经所述导线通道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井盖还具有漏水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鑫隆新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鑫隆新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3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