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2327.5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帆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干燥机 透风 干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干燥机,尤其是一种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
背景技术
蔬菜干燥机在农业上使用得非常广泛,中国专利ZL201310041337.2就公开了一种蔬菜干燥机,山东理工大学更是申请了多项蔬菜干燥机的发明专利。
蔬菜干燥机由多层输送带构成,输送带之间通过下料口上下连通,每条输送带的基本单元为输送链板,在输送时,输送链板的上、下两面都会承担输送任务。在蔬菜干燥机中通过吹热风对蔬菜进行干燥,也有热风与红外相结合的干燥方式。另外,输送链板表面具有通孔,可以上下透风。使用时在平时输送链板被支撑在一导轨上呈水平输送,至下料口,导轨段结束,输送链板因为得不到支撑而下翻,使其上的蔬菜下落。
现有的蔬菜干燥机都是从底部进热风,从顶部抽热风,热风在干燥机内部的流向非常混乱,使得新鲜的从进风管送入的热风与从蔬菜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汽混在一起,降低了干燥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干燥效果好的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包括连接在同一齿轮上的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两层输送带都由可透风的输送连接链板构成,该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还包括进风管和吸风管,其特征是还包括上表面具有出风口的上出风腔和下出风腔,所述上出风腔位于上下两层输送带之间,所述下出风腔位于下层输送带下方,所述进风管为多根且与上出风腔和下出风腔相通,所述吸风管具有位于上层输送带上方的上吸风口和位于上出风腔与下层输送带之间的下吸风口。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从进风管进来的热风被送入至上出风腔和下出风腔中,由于进风管为多根,上出风腔和下出风腔可起到缓冲混合作用,将多根进风管进来的热风融合后从出风口送出,从上出风腔送出的热风穿过上层输送带并对其上的蔬菜进行干燥,干燥后形成的带有水蒸汽的空气被吸入至上吸风口,下出风腔送出的热风穿过下层输送带并对其上的蔬菜进行干燥,干燥后形成的带有水蒸汽的空气被限制在上出风腔与下层输送带之间,最终被吸入至下吸风口,多个透风干燥结构上下分布后,上出风腔和下出风腔都可以起到隔板的作用,位于其下方的带有水蒸汽的空气都不能越过它们而对它们上方所产生的新鲜热风形成干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进一步的方案还是可以下面这样的。
所述吸风管位于左端,所述上出风腔和下出风腔底面具有间隔设置的弧形导向片;或者,所述吸风管位于中部。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在现有的蔬菜干燥机中每一层输送带都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形成多个透风干燥结构上下分布的样式,可以使得干燥机内部的干燥风流向稳定,可提高干燥效率15%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出风腔的改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包括连接在同一齿轮1上的上层输送带3和下层输送带4,两层输送带都由可透风的输送连接链板2构成,该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还包括进风管5和吸风管6,其特征是还包括上表面具有出风口11的上出风腔7和下出风腔8,所述上出风腔7位于上下两层输送带之间,所述下出风腔8位于下层输送带4下方,所述进风管5为左中右三根且与上出风腔7和下出风腔8相通,所述吸风管6具有位于上层输送带3上方的上吸风口9和位于上出风腔7与下层输送带4之间的下吸风口10。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蔬菜干燥机的透风干燥结构,从进风管5进来的热风被送入至上出风腔7和下出风腔8中,由于进风管5为多根,上出风腔7和下出风腔8可起到缓冲混合作用,将多根进风管5进来的热风融合后从出风口11送出,从上出风腔7送出的热风穿过上层输送带3并对其上的蔬菜进行干燥,干燥后形成的带有水蒸汽的空气被吸入至上吸风口9,下出风腔8送出的热风穿过下层输送带4并对其上的蔬菜进行干燥,干燥后形成的带有水蒸汽的空气被限制在上出风腔7与下层输送带4之间,最终被吸入至下吸风口10,多个透风干燥结构上下分布后,上出风腔7和下出风腔8都可以起到隔板的作用,位于其下方的带有水蒸汽的空气都不能越过它们而对它们上方所产生的新鲜热风形成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帆,未经杨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2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