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舌压式血压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1536.8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殿清 |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舌压式 血压计 | ||
1.一种舌压式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移动压舌(2),动脉捕捉槽(3),音频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减压弹簧片(7),滑槽(15),施压部(18),电源(19)和数据处理单元(20);
所述移动压舌(2)为舌形,移动压舌(2)的舌尖处探出所述壳体(1)外部,移动压舌(2)尖端设置有内凹的动脉捕捉槽(3),动脉捕捉槽(3)用于捕捉人体动脉血管并稳定在槽内,以接受移动压舌(2)的挤压,所述音频传感器(4)设置于动脉捕捉槽(3)的底部,用于采集柯氏音并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移动压舌(2)沿设置于所述壳体(1)两端的滑槽(15)滑动,移动压舌(2)的舌根处与弧形的减压弹簧片(7)的两端连接,移动压舌(2)与减压弹簧片(7)相对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5)与减压弹簧片(7)的弧形顶点固定,并且压力传感器(5)通过传感器固定片(6)与所述施压部(18)的一端固定,所述施压部(18)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远离移动压舌(2)的一侧固定,在移动压舌(2)被压下后,所述施压部(18)通过减压弹簧片(7)向压力传感器(5)及所述移动压舌(2)施加压力,进而压迫人体动脉血管,压力传感器(5)采集减压弹簧片(7)与施压部(18)之间的压力并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20);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20),用于控制所述施压部(18)向减压弹簧片(7)施加压力,根据接收到的柯氏音的模拟信号及压力的模拟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及运算得到人体的血压,电源(19)为数据处理单元(20)、音频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和/或施压部(18)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压式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18)包括直线电机(9),丝杆(32)及套于丝杆(32)上、并与丝杆(32)螺纹连接的传感器固定片(6);
所述直线电机(9)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32)的一端固定,丝杆(32)的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直线电机(9)的输出轴根据数据处理单元(20)发送的控制信号带动丝杆(32)匀速转动,进而使所述传感器固定片(6)在丝杆上形成位移,向压力传感器(5)及减压弹簧片(7)施加均匀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压式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施压部(18)包括杠杆(21),立式弹簧(36)和分离器(35);
杠杆(21)的一端与立式弹簧(36)的一端连接,立式弹簧(36)的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分离器(3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杆,其中一个连接杆的端部与传感器固定片(6)固定,中部与杠杆(21)的另一端固定,分离器(35)的另一个连接杆与壳体(1)固定,在移动压舌(2)向内部被压下时,立式弹簧(36)被拉伸,通过杠杆(21)向分离器(35)施加向上的推力,所述分离器(35)通过内部机械作用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使移动压舌(2)向壳体(1)外部匀速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舌压式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35)包括阻尼器(22),阻尼卡槽(23),阻尼卡簧(24),推杆(25),卡簧壳(27),楔形分离块(33)和分离滚珠(34);
所述推杆(25)的一端与传感器固定片(6)固定,推杆(25)的另一端与卡簧壳(27)的一端固定,所述阻尼器(22)设置于卡簧壳(27)的内部,所述卡簧壳(27)在与推杆(2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阻尼卡簧(24),阻尼器(22)的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卡簧壳(27)的开口与壳体(1)固定,所述活塞杆位于卡簧壳(27)外部的部分设置有与阻尼卡簧(24)相匹配的阻尼卡槽(23),所述楔形分离块(33)固定于壳体(1)上,所述分离滚珠(34)设置于所述卡簧壳(27)的内壁上;
在移动压舌(2)被向内部压下时,卡簧壳(27)向下移动,阻尼卡簧(24)卡住阻尼卡槽(23),立式弹簧(36)通过杠杆(21)向推杆(25)施加向上的由大变小的拉力,阻尼器(22)的活塞通过阻尼卡槽(23)给阻尼卡簧(24)一个由大变小的向下的阻力,进而使移动压舌(2)向上产生匀速运动,卡簧壳(27)带动分离滚珠(34)沿楔形分离块(33)的斜边向上滑动,将卡簧壳(27)开口的两个边沿分别向外支起,开口逐渐增大后,阻尼卡簧(24)脱离阻尼卡槽(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殿清,未经肖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15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