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10960.0 申请日: 2014-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3988944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发明(设计)人: 李荣亮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A23F3/06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陈家安
地址: 432200 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茶叶 薯尖半 发酵 配方 乌龙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备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利用茶叶和薯尖进行联合半发酵制备的配方乌龙茶。

背景技术

在我国茶叶一般分为六种:(1)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因其叶片及汤呈绿色,故名。(2)红茶是一种经过全发酵制成的茶。因其叶片及汤呈红色,故名。(3)花茶是成品绿茶之一。将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4)乌龙茶(青茶中的一种)是一种半发酵茶,特征是叶片中心为绿色,边缘为红色,俗称绿叶红镶边。它有红茶的醇厚,而又比一般红茶涩味浓烈;有绿茶的清爽,其香气浓烈持久,饮后留香。(5)白茶是一种不经发酵,亦不经揉捻的茶。具有天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类,故名白茶。(6)砖茶属紧压茶。用绿茶、花茶、老青茶等原料茶经蒸制后放入砖形模具压制而成。

乌龙茶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署、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红薯叶,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叶。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味甘涩,性微凉。

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红薯叶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

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

由于乌龙茶和红薯叶均有一种过重的涩味,因此,在制茶行业存在着不能将二者混合制茶的偏见,人们偏见地认为若将茶叶和薯尖配制在一起制作乌龙茶,涩味会更浓,会进一步影响乌龙茶的品质,并影响一部分害怕涩味的人们的饮用习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行业偏见,而提供一种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这种配方乌龙茶无涩味,且保健功效更好。本发明配方乌龙茶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其特征在于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所述茶叶的用量为3-8.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1.5-7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所述的配方乌龙茶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备:

(1)、萎凋:通过萎凋散发茶叶和红薯尖的部分水分,使茶叶和红薯尖中的含水量为12-15%,提高叶子韧性;

(2)、做青: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

(3)、炒青: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是为了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并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4)、揉捻: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5)、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5-7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3-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8.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1.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4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7重量份。

本发明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中的红薯尖是指一种菜用红薯的叶尖,这种菜用红薯只长叶,不长红薯,这种菜用红薯在南方被广泛种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0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