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二氟甲烷和氟取代的烯烃的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10405.8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R.赫尔斯;R.R.辛格;J.贝克;R.G.理查;R.S.巴苏;H.T.范;I.尚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苏林;李进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甲烷 取代 烯烃 组合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母案是申请日为2009年7月30日、申请号为200910163337.3、发明名称为“含有二氟甲烷和氟取代的烯烃的组合物”的申请。
相关申请
本申请(作为部分继续申请)涉及并要求2008年7月3日提交的国际申请号PCT/US2008/069139的优先权,后者依次又要求2007年7月6日提交的11/773959的优先权。本申请也涉及(作为部分继续申请)并要求以下每一份美国申请的优先权:2006年6月26日提交的同时待审的美国申请号11/475605,其依次要求2005年6月24日提交的临时申请60/693853的优先权,且其作为部分继续申请也涉及以下每一份美国正式(regular)申请:10/694,273;10/695,212;10/694,272,这些申请的每一份于2003年10月27日提交。本申请也涉及并要求以下每一份美国申请的优先权:2006年3月20日提交美国申请号11/385,259(目前正在审查中),其依次要求2003年10月23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0/695,212的权益(现已放弃);和2006年6月4日提交的正在审查的11/757782,其依次要求2003年10月27日提交的正在审查的美国申请号10/694,272的优先权。本申请也涉及并要求以下每一份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2008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099,382和2008年7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084,997。本段落中特别提及的每份申请如同在下文中充分阐明一样,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种应用中具有效用的组合物、方法和系统,包括尤其是传热系统如致冷系统。在优选的方面,本发明涉及含有二氟甲烷和至少一种多氟烯烃(multi-fluorinated olefin)和/或至少一种氟碘烃(fluoroiodocarbon)的致冷剂组合物,并且涉及这样的组合物在固定式致冷和空调设备中的优选的用途。
背景
已发现氟烃基流体广泛用于许多商业和工业应用中,包括作为系统例如空调、热泵和致冷系统中的工作流体,在这些用途中例如作为气溶胶抛射剂、作为起泡剂(blowing agents)和作为气态电介质(gaseous dielectrics)。
市场上有前途的传热流体必须满足某些非常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经济方面的性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满足物理、化学和经济方面的性质的非常严格的组合。而且,现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传热系统和传热设备,而在许多情况下,重要的是用于此类系统的传热流体应具有符合个别系统需要的各种性质的特殊组合。例如,基于蒸汽压缩循环的系统通常涉及致冷剂的相变,即在相对低压下,通过热吸收将致冷剂由液体转变为蒸汽相,并在相对升高的压力下压缩蒸汽,通过在这样的相对升高的压力和温度下除热,将该蒸汽冷凝成液相,然后减压重新开始该循环。
例如,多年来,某些氟烃已经在许多应用中为许多热交换流体,如致冷剂的优选成分。氟代烷烃,如氯氟甲烷和氯氟乙烷,由于它们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如热容、可燃性、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以及与用于该系统的润滑剂(如果使用任何润滑剂的话)的可混和性)的组合,在应用包括空调和热泵应用中作为致冷剂业已获得广泛的应用。而且,通常用于蒸汽压缩系统的许多致冷剂或者是单一的成分流体,或者是非共沸的、共沸的混合物。
近年来,有关对地球大气和气候的潜在危害的关注增加,并且在这方面,某些基于氯的化合物已被鉴定为特别成问题的。含氯组合物(如氯氟烃(CFCs)、氢氯氟烃(HCFCs)等)作为空调和致冷系统中的致冷剂的用途由于与许多此类化合物有关的臭氧耗竭特性而变得不受欢迎。
因此,对提供用于致冷和热泵应用的可供选择的新氟烃和氢氟烃化合物有日益增加的需求。例如,通过使用不会破坏臭氧层的非含氯致冷剂化合物,如氢氟烃(HFCs),替代含氯致冷剂以更新含氯致冷剂系统将变得迫切需要。
有关许多现有的致冷剂的另一个关切的问题是许多这样的产物引起全球变暖的趋势。这种特征通常被测量为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化合物的GWP为该化学物质相对于已知的参照分子,即CO2(其GWP=1)对温室效应的潜在贡献的量度。例如,以下的已知致冷剂具有以下的全球变暖潜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未经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0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蒸汽热采井的耐高温固井水泥浆
- 下一篇:卷烟搭口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