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09556.1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文;田长顺;赵永君;张悦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G10K11/168;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煤磨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属于噪音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前述隔声装置的隔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噪声污染,而目前防治噪声的主要技术是将机械设备通过隔声装置与外部环境隔离,隔声装置已成为噪声综合治理的重要构件,从而降低噪声量,达到隔音与消音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隔声装置种类繁多,但整体上的隔声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工业企业的环保要求。特别是煤磨机,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隔声效果优良的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前述隔声装置的隔声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其特点是:该隔声装置包括钢结构的隔声骨架,在钢结构隔声骨架上固定安装有隔声罩;制成隔声罩的隔声板包括FC板复合材料层和阻抗复合吸声材料层;所述的阻抗复合吸声材料层包括波浪型穿孔铝板和吸声无纺布层构成,在吸声无纺布层内包裹设有第一超细玻璃棉层;所述FC板复合材料层设在波浪型穿孔铝板内侧,FC板复合材料层包括两块FC板,在两块FC板(纤维水泥加压板)之间设有第二超细玻璃棉层,在两块FC板的边缘设有固定第二超细玻璃棉层的轻钢龙骨;在靠近煤磨机落球方的隔声罩处设有隔声门和隔声观测窗,在所述隔声罩内设有照明装置,在隔声罩顶部的隔声面板上装有消声器。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征是:在阻抗复合吸声材料层的外表面还均匀涂布一层阻尼材料。所述的阻尼材料选自丁基、丙烯酸酯、聚硫、丁腈和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者环氧树脂。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征是:所述第一超细玻璃棉层和第二超细玻璃棉层均由内外两层区别容重的超细玻璃棉构成,其中内层超细玻璃棉的容重为10kg/m3-30 kg/m3,外层的超细玻璃棉的容重为40kg/m3-60 kg/m3。最优选的方案是:其中内层超细玻璃棉的容重为20 kg/m3,外层的超细玻璃棉的容重为50 kg/m3。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征是:FC板复合材料层的两块FC板中,处于外侧的FC板的厚度设为5-7mm,处于内侧的FC板的厚度设为7-9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以上任何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适用于煤磨机的隔声装置进行隔声,把煤磨机两轴承内侧构筑一个落地整体式隔声装置作隔声罩,把煤磨机在长度方向进行密闭,煤磨机电机及其传动装置的噪声不再治理范围内;制作进,先在煤磨机的四周架设方形钢结构骨架,在煤磨机的顶部架设拱形钢结构骨架,然后将隔声罩安装在煤磨机四周和顶部的钢结构骨架上,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隔声罩,在靠近煤磨机落球方的隔声面板处设有隔声门和隔声观测窗,在所述隔声罩内设有照明装置,在隔声罩顶部的隔声面板上装有消声器,该消声器采取嵌入安装方式;最后,或依使用需求在隔声罩的外表面涂布一层阻尼材料。
本发明把煤磨机(除电机及其传动装置以外)等均含在方形模块可拆卸全封闭隔声罩中,保证整体漏空率<1%,形成全面隔声效果;隔声罩(方形)中煤磨机的发热问题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来解决,具体为在隔声罩的正上方安装一个消声器,该消声器采取嵌入安装方式,起自然通风和排尘作用;在方形隔声罩中靠落球方设置隔声门和隔声罩观测窗,隔音罩内有宽裕检修空间,以利于煤磨机运转时的维护;隔音罩内有照明系统,便于操作人员巡检;隔声装置与煤磨机本体无任何刚性连接,避免声桥传声;隔声罩采用可拆装式安装,同时达到隔声效果好,不影响正常工作、方便检修、投资少,隔离噪声量达到15~20dB(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标记光反射干涉光纤生物传感器
 - 下一篇:非朗伯体多角度观测BRDF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