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9540.0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勤;刘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728;D06C7/00;D01D5/00;D06M11/47;D06M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伊美年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可见光 兼容 隐身 复合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硅胶溶液混合制备纺丝液,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制成PVA/SiO2纤维膜,然后将PVA/SiO2纤维膜置于马弗炉保温得到SiO2纤维膜;
(2)对SiO2纤维膜进行活化处理,使纤维表面羟基化或者羧基化;
(3)制备Bi-PN反应液,活化SiO2纤维膜浸泡在Bi-PN反应液中,经水热反应制备SiO2@Bi-PN复合纤维膜;
(4)SiO2@Bi-PN复合纤维膜置于马弗炉中400-600℃保温2-6h,得到核壳结构的SiO2@Bi2O3复合纤维膜。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浓度为8-14wt%;所述的硅胶溶液由正硅酸乙酯、磷酸、去离子水充分搅拌而成;所述的静电纺丝,其纺丝工艺参数如下:纺丝电压为10-16kv,纺丝给液速率为1.0-2.0ml/h,纺丝口与金属网接收屏之间的距离为15-20cm;所述马弗炉升温至600-1000℃,升温速率为0.8-5℃/min,保温时间为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SiO2纤维膜活化处理,纤维表面羟基化处理过程为:将SiO2纤维膜浸泡在体积比为2:1-3:1的H2SO4/H2O2混合液中,活化处理时间为6-12h;纤维表面羧基化处理过程为:先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上述羟基化纤维膜3-5次,然后将羟基化纤维膜浸泡在体积比为1:15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处理时间为6-12h,再用无水乙醇清洗纤维膜3-5次,之后将纤维膜转移到含琥珀酸酐的无水乙醇饱和溶液中,浸泡6-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i-PN反应液制备步骤为:将0.125-0.25mmol乙酸铋溶解在5ml乙二醇或者一缩乙二醇中,然后滴加2ml浓硝酸和35ml丙酮,搅拌30min得到Bi-PN反应液。
5.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SiO2@Bi2O3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膜为黄绿色,在自然环境为黄绿色或相近的黄绿色时,实现可见光隐形;SiO2纤维表面复合有+3价的Bi2O3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纤维膜在2~22μm波段的平均红外发射率为0.70-0.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SiO2@Bi2O3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3价的Bi2O3,其晶型结构为β-Bi2O3或α-Bi2O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SiO2@Bi2O3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膜最高耐热温度为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5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胶封装线帽接线结构
- 下一篇:双面玻璃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