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锤、板锤吊装装置、反击式破碎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9510.X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祁玉龙;王国宝;张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8 | 分类号: | B02C13/28;B02C13/09;B66C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锤 吊装 装置 反击 破碎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锤、板锤吊装装置、反击式破碎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反击式破碎机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或称:转子体)上的板锤对送入破碎腔内的物料产生高速冲击而破碎的装置。在破碎过程中,板锤受到高硬度物料的冲击、挤压等综合作用时会发生磨损或卷边的现象。
如图1所示,现有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主轴71、转子体72以及板锤73,其中:转子体72套设在主轴71之外,转子体72与板锤73相连接。该技术方案需要用电磁铁对板锤73逐个进行拆装,操作步骤复杂,降低了反击式破碎机的工作效率,且成本较高。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提出了一种板锤两边预留吊装孔的用于反击式破碎机的板锤,该板锤可以使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板锤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磨损,导致板锤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板锤通常为一铸件,铸件过长易引发铸造缺陷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板锤、板锤吊装装置、反击式破碎机以及反击式破碎机的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板锤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板锤,包括第一板锤、第二板锤以及板锤内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板锤的两端中的一端通过所述板锤内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板锤两端中的一端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板锤的两端中的任一端均能通过所述板锤内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板锤两端中的任一端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锤以及所述第二板锤各自的两端中的任一端均设置有销孔;
所述板锤内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其中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板锤上的所述销孔内,所述连接销的其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板锤上的所述销孔内。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销的数目为至少两个。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销为圆柱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板锤吊装装置,包括吊装支架、板锤外部连接结构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板锤,其中:
所述吊装支架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两者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吊接部;
所述第一板锤的两端中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板锤外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锤两端中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板锤外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板锤以及所述第二板锤各自的两端中的任一端均能通过所述板锤外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两者其中任一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板锤外部连接结构包括定位螺母、连接通孔以及定位螺杆,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各自均设置有所述连接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各自均固设有所述定位螺母,且所述定位螺母与所述连接通孔为同轴孔;
所述定位螺杆的外螺纹与所述定位螺母的内螺纹相配合,且所述定位螺杆穿出所述连接通孔的部分抵接或插接在所述第一板锤或所述第二板锤上。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螺杆穿出所述连接通孔的部分插接在所述第一板锤上的销孔内或所述第二板锤上的销孔内。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螺母、所述连接通孔以及所述定位螺杆的数目相同,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各自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通孔。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板件,所述吊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吊接孔或吊接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主轴、转子体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板锤,其中:
所述转子体套设在所述主轴之外,所述转子体与所述板锤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击式破碎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板锤出现首次磨损时,将所述板锤从所述反击式破碎机上拆下,将所述板锤作为一个整体旋转180°后,再将所述板锤安装在所述反击式破碎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