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基础加固方法及其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9494.4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宁;林光华;邓宇超;金平良;郑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叶凤 |
| 地址: | 20006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基础 加固 方法 及其 构造 | ||
1.一种新型基础加固构造,包括原有基础和围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外角处与围套之间的接触处分布布设若干植筋(6)作为基础和围套之间的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基础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套在浇筑前布设呈辐射状布置的第三钢筋(3),围套浇筑成型后第三钢筋(3)作为围套的一部分,两者结合为一体,其中第三钢筋(3)作为抗弯构件,所述植筋(6)位于第三钢筋(3)的中间区域,植筋(6)的存在为第三钢筋(3)抗弯构件提供了支点,增强了整体围套的抗弯能力。
3.一种基础加固方法,在原有基础外围通过浇注形成围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有基础的四周外角与围套之间应用植筋技术将两者连接,实现对原有基础加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注围套前,在原有基础呈辐射状布设第三钢筋(3)作为抗弯构件的配筋,所述第六植筋(6)为围套内的第三钢筋形成节点,作为第三钢筋的新增支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实施:
一、在原有基础外围构建围套钢筋结构,该结构是由第二钢筋(2)、第三钢筋(3)组成的上下两层钢筋层,都呈辐射状布局,用于增强围套整体性,同时下层的第三钢筋还起到抗弯作用;
二、在原有基础四周外角上依次间隔打孔;
三、孔内插入第六植筋(6),并加锚固胶将第六植筋(6)的植入端固定于基础外角内;
四、通过浇注方式浇入,将第三钢筋(3)一并形成混凝土围套,同时所述第六植筋的另一端植入混凝土围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4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件与模具之间贴合间隙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齿轮光学测量装置及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