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9486.X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涛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12/36;C08F2/20;C08F8/24;C08F8/32;C08J9/28;B01J20/26;B01J20/30;A61M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乙烯 离子交换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交联聚苯乙烯珠体,为乳白色不透明球状颗粒,直径为0.05~1.20mm,密度为湿真密度1.06~1.10g/ml、湿视密度0.65~0.75g/ml,强度以磨后圆球率计为≥95%,表面活性基团为-N+(CH3)2,孔径为80~100nm,孔隙率为45~52%,孔容为0.75~0.84ml/g,比表面积为850~1000m2/g,全交换量为干树脂为3.7mmol/g、湿树脂为1.1mmo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使用温度≤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苯乙烯单体和二乙烯苯单体在水相中进行悬浮聚合得到共聚物珠体,然后向共聚物珠体反复引入可离子化的基团而合成的交联聚苯乙烯珠体。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由苯乙烯单体和二乙烯苯单体采用自由基悬浮共聚合制备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①含有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混合物悬浮于含有分散剂的水相中,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或含羧基聚合物;
②在搅拌条件下,使悬浮的液滴大部分在30-70目的范围内,有机相分散成珠体;
③加热到95℃,使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分解而引发聚合,得到珠状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④聚合完成后,再用稀碱液清洗聚合物交联聚苯乙烯珠体以除去黏附的分散剂,然后脱水、干燥;
(2)交联聚苯乙烯的功能基化—制备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
对上述步骤④制备的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进行功能基化,由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胺化制得交联聚苯乙烯珠体,其中,对交联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通过弗里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的苯环上引入氯甲基实现;当氯甲基树脂再与叔胺反应则形成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当氯甲基树脂与氨、伯胺或仲胺反应则形成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③得到苯乙烯-二乙苯烯共聚物后,加入与苯乙烯单体和二乙烯苯单体互溶且不参与聚合的惰性化合物时,聚合完成后将此惰性化合物用蒸馏法除去,形成大孔型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化合物是甲苯或者二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交联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通过弗里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的苯环上引入氯甲基实现是指交联聚苯乙烯和氯甲醚在ZnCl2做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氯甲基化。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在吸附细胞因子方面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为内毒素或炎性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在制备树脂血液灌流器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涛,未经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4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开关组件和直流电力系统
- 下一篇:道路冰雪清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