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9408.X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征;赵继;耿鹏;孙慧超;赵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30;A61L27/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层 多级 孔聚醚醚酮 人工 支架 打印 制造 方法 | ||
1.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CT扫描人体损伤处的骨组织,缺失处骨组织可扫描对称部位的组织结构,获取损伤骨组织图像数据;
步骤2、将扫描获取的损伤骨的图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立人体指定部位的骨骼三维模型;
步骤3、将骨骼三维模型以STL格式输入到3D打印系统中,生成运动轨迹代码;
步骤4、启动聚醚醚酮3D打印系统,采用聚醚醚酮为原材料,通过温控系统对3D打印系统喷头、成形基板、打印室进行预热,送丝速度设定为15-25mm/min,层厚设定为0.1-0.3mm;
步骤5、利用3D打印系统进行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打印,在第一层的打印过程中,运动速度为送丝速度的60%,保证打印件和基板的有效粘接,完成第一层打印后,喷头上升0.1-0.3mm,进行第二层打印,打印过程中先走出一圈较密实的外轮廓,保证生成人工骨支架后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外形精度,之后再打印内部结构;每完成一层后,喷头上升0.1-0.3mm,进行下一层的打印,直至完成整个人工骨支架的制造过程;悬空部位的支架底层需采用水溶性支撑材料进行打印;
步骤6、将打印室温度冷却到室温,然后再从打印室中取出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
步骤7、将打印好的支架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用碱性溶液清洗,直至去除支撑材料,然后分别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高纯N2吹干;
步骤8、将干燥好的人工骨支架放入磁控溅射仪的溅射室腔体内,用银胶粘贴到载物台上,为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人工骨支架上镀钽涂层做准备;
步骤9、接通电源和冷却水,抽真空到5x10-5~1x10-4Pa;
步骤10、打开进气阀,向溅射室内通入Ar气当真空计示数达到0.3~0.8Pa,打开各靶对应的直流电源,使靶起辉,预溅射10-20分钟,清除靶材表面杂质及氧化层;
步骤11、调节功率(80-300W)进行溅射,待辉光正常后,打开挡板,样品加热,旋转台旋转,镀钽涂层开始;
步骤12、镀钽涂层时间30min~60min,镀钽涂层完毕,溅射室放气,关闭电源,取出人工骨支架,将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支架进行消毒处理后完成全部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T扫描采用医用的3D-MicroCT、MRI等其他医学图像采集设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使用聚醚醚酮为丝状聚醚醚酮或粒状聚醚醚酮,所用的材料为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或玻璃纤维聚醚醚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打印系统喷头预热温度340℃~365℃;成形基板预热到110℃~130℃;打印室预热到180℃~23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打印室温度以5℃-10℃/min的速度逐渐冷却到室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钽涂层多级孔聚醚醚酮人工骨支架的3D打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骨支架钽金属涂层的制备,所用的方法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或热喷涂等物理气相沉积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4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截瘫患者站立辅助锻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果酵素酒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