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及软胶囊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09286.4 申请日: 2014-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4013608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余凯琳;贾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245 分类号: A61K31/245;A61K9/66;A61P11/14
代理公司: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代理人: 吴剑锋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缓解 咳嗽 组合 软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该组合物的软胶囊。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具有促进呼吸道的痰液和异物排出,保持呼吸道清洁与通畅的作用。

对于剧烈无痰的咳嗽,例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或者经对因治疗后咳嗽未见减轻者,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原发疾病的发展,避免剧烈咳嗽引起的并发症,应该采用镇咳药物进行治疗。

用以止咳的药物。分为两种类型:

①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其对外周传来的刺激不敏感,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效果。多用于癌症、急性肺梗塞、左心衰竭引起的咳嗽。②末梢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除咳嗽中枢以外的环节的药物,对刺激性干咳或阵咳效果较好。

而且现有的镇咳药过程中,中枢性镇咳是通过药物抑制咳嗽反射从而达到镇咳的作用,也存在对中枢的兴奋等副作用,甚至有的还可以成瘾;故此现有的抗组胺和促进睡眠的组合物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分简单,稳定有效,溶出吸收快速的缓解咳嗽的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抗缓解咳嗽的组合物的软胶囊。本发明软胶囊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所引起的刺激性干咳、阵咳等,作纤维支气管镜检及喉镜检查时,可用其预防咳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苯佐那酯       30~100%

聚乙二醇       0~60%

多元醇         0~50%。

如上所述的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苯佐那酯       30~90%

聚乙二醇       0.1~60%

多元醇         0.1~50%。

如上所述的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0~5%的抗氧化剂。

如上所述的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为丙二醇、甘油中一种或两种。

如上所述的一种缓解咳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维生素C、焦亚硫酸钠、甘氨酸、柠檬酸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一种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软胶囊胶皮和包裹在所述软胶囊胶皮中的内容物,所述的内容物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苯佐那酯       30~100%

聚乙二醇       0~60%

多元醇         0~50%;

其中所述的软胶囊胶皮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如上所述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软胶囊胶皮和包裹在所述软胶囊胶皮中的内容物,所述的内容物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苯佐那酯       30~90%

聚乙二醇       0.1~60%

多元醇         0.1~50%;

其中所述的软胶囊胶皮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山梨醇、部分脱水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丙二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剂为D&C Yellow No.10、FD&C Blue No.1中的一种或两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化学结构与丁卡因相似,故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吸收后分布于呼吸道,对肺脏的牵张感受器及感觉神经末梢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肺-迷走神经反射,从而阻断咳嗽反射的传入冲动,产生镇咳作用。本品镇咳作用强度略低于可待因,但不抑制呼吸,支气管哮喘病人用药后,反能使呼吸加深加快,每分钟通气量增加。口服后10~20分钟开始产生作用,持续2~8小时。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所引起的刺激性干咳、阵咳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未经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9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