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7666.4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艳;李建林;王坤;李开祥;曾祥艳;梁晓静;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6;A01G9/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穗柯幼砧 嫁接 容器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穗柯的繁殖方法,尤其是一种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又名多穗椆、甜茶,常绿乔木或小乔木,高7~15m,为热带、亚热带树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印度、泰国也有。多穗柯是珍贵的药材树种,多穗柯的药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大于30 %,其中以二氢查尔酮苷类的根皮苷、三叶苷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多穗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多种保健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穗柯及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降血脂的效果,用嫩叶提炼成的糖可供糖尿病人饮用,对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糖尿病的控制与治疗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从多穗柯的嫩叶中可提取色素,多穗柯色素产率可达干叶重的10%左右,系棕褐色颗粒状精制品,不吸潮变质,可长期贮藏,无异味,水溶性好,着色力强,对光、热色泽稳定, 该色素经毒性毒素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级,食用安全性高,可用于糖果、可乐饮料、冰淇淋、配制酒及药品的糖衣着色。多穗柯嫩叶和芽用来制作成多穗柯“甜茶”饮用,色泽、口感好,已有上千年历史。多穗柯叶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探索研究的热点。
目前,多穗柯多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种子繁殖需要经历4~5个月以上的贮藏催芽过程,且种子发芽不整齐,用种子繁殖的子代分化大,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多穗柯采用常规扦插繁殖方法培育,繁育周期长,生根率不稳定,成活率不高,不利于多穗柯繁殖的规模化生产和开发应用。当前多穗柯“甜茶”原料大多来自天然生长的多穗柯植株,但由于资源分散,树形高大,叶片采摘费时费工,严重制约了多穗柯甜茶的规模化发展。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繁殖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繁殖速度快、造林成活率高的特点,同时也保持了多穗柯母本的优良经济性状,树形矮化,有利于密集栽培和叶片的采收,可以规模化应用于实际生产。
因此,在多穗柯倍受社会关注的新形势下,创新一种多穗柯无性繁殖的方法,促进多穗柯优质、高效、规模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保持母本的优良经济性状,树形矮化,操作简便的利用多穗柯幼砧嫁接繁殖苗木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幼砧培育和嫁接繁殖步骤,获得优质多穗柯苗木,其操作步骤如下:
1.幼砧培育
(1)苗床及容器准备:选择背风向阳、排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将育苗容器装满营养土,整齐摆放在苗床上,营养土的配方按原料体积比为黄坭∶椰糠=4~5∶5~6,拌匀配制而成,育苗容器采用10 cm×12 cm的可降解无纺布育苗袋,播种前1天按常规用重量浓度为0.1 %的高锰酸钾对营养土进行消毒。
(2)种子处理:选用普通的多穗柯种子,播种前用清水浸种1天,再用重量浓度为0.2%的敌百虫溶液拌种,并盖上塑料薄膜进行杀虫,然后用湿沙贮藏种子,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1:1。
(3)播种:种子经过一段时间贮藏催芽后至次年2月至3月发芽,将发芽的种子从湿沙中取出播种在已装满营养土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砧木,每个容器袋播种1粒,盖土1 cm厚。
(4)幼砧管理:播种后定期淋水保湿,苗木出土20天后开始施肥,以市售复合肥的水溶液为主,每隔15天除草和施肥1次,第 1 次喷施复合肥的重量浓度为 0. 5%,随后施肥重量浓度逐渐增加到 1.5%;经常淋水保持营养土湿润,每月用重量浓度90 %的敌百虫原粉加水800倍喷洒防治虫害,当幼砧地径达0.3 cm以上时进行嫁接。
2.嫁接繁殖
(1)穗条准备:在优良的多穗柯母树上采集半木质化枝条作为穗条,穗条上的每张叶片剪去一半,每50条一捆包扎,用湿毛巾等进行保湿。
(2)嫁接:以地径达0.3 cm以上的多穗柯幼苗为砧木,采用切接法嫁接,首先用枝剪在离砧木基部10~12 cm处把砧木剪断,用嫁接刀在砧木的横断面垂直切下,深度达1.5 cm,然后把穗条削切成3~4 cm长保留有1~2个芽的接穗,接穗两端均切成45°斜口,顶梢只将下端切成45°斜口,在接穗下端的长面削一条1.5cm长的创伤面,削切深度达木质部,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接穗与砧木两者的形成层相互对齐,用塑料薄膜带捆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