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层模型对地震数据影响的低频与高频成分的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7196.1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香;袁联生;徐颖;朱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N1/30;G0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层 模型 地震 数据 影响 低频 高频 成分 分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层模型对地震数据影响的低频与高频成分的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受现有速度建模技术的局限,起伏地表偏移还需要对地震数据应用静校正方法,消除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部分。表层模型影响的低频部分仍保留在数据中,由速度建模和偏移解决。相应地,在对地震数据进行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部分校正后,仅消除了表层模型横向快速变化部分的影响,表层模型影响的低频成分还在。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成分包含高频时间校正量与高程改变量2部分,对地震数据进行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成分校正包含了对地震数据的静校正时移和对炮点、接收点高程的改变。改变后的炮点和接收点高程所在位置常被称为平滑基准面。
当前进行表层模型影响低频与高频成分的分解有2条路线。一是先计算平滑基准面再计算高频时间校正量与高程改变量,即先对地表高程进行平滑得到一个平滑基准面,把地震数据校正到平滑基准面所需要的静校正量归入高频成分,其余归入低频成分;二是先计算高频时间校正量再计算平滑基准面与高程改变量,即先按一定的原则从静校正量中分解出高频时间校正量,再利用时间校正量的低频成分反推出平滑基准面。这2条路线计算的时间校正量和高程改变量都不仅仅是对表层模型横向快速变化部分的反映,包含了对表层模型低速带低频成分的剥离与填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表层模型对地震数据影响的低频与高频成分的分解方法,根据实际表层模型参数和给定的平滑范围参数,计算表层模型的低频成分,进而计算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成分即高频时间校正量和高程改变量。该高频成分代表表层模型影响中横向快速变化的部分,可用于在起伏地表偏移中对表层模型影响中横向快速变化且偏移、建模技术无法正确处理部分的校正。对地震数据应用该高频时间校正量和高程改变量后,不改变表层模型低频成分对地震数据的影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表层模型对地震数据影响的低频与高频成分的分解方法,包括:
(1)输入表层模型数据、平滑范围和工区替换速度参数vR;
(2)计算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顶界高程,即平滑基准面高程;
(3)计算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底界高程;
(4)计算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平均速度;
(5)计算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成分,即时间校正量和高程改变量;
(6)重复步骤(2)到(5)完成所有测点的计算,然后输出所述低频成分的顶界高程、底界高程、平均速度、表层模型影响的高频成分的时间校正量和高程改变量。
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层模型数据包括测点平面坐标、顶界高程、底界高程、平均速度;所述平滑范围是计算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平滑范围;
实际表层模型由顶界高程、底界高程和平均速度3个参数描述,顶界高程即测点高程,平均速度是顶界与底界之间介质的平均速度;表层模型低频成分同样由顶界高程、底界高程和平均速度3个参数描述;
设平面位置x测点处实际表层模型的顶界高程、底界高程、平均速度分别为es(x)、eb(x)、v(x),要计算的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顶界高程、底界高程、平均速度分别用Es(x)、Eb(x)、V(x)表示;
给定的平滑范围是一个二维窗口,当地震勘探是一条二维测线时平滑范围退化为一维窗口,;
相对于待计算测点,平滑范围包含待计算测点,并随着待计算测点位置的变化平移。
所述步骤(2)是这样实现的:
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顶界高程Es(x)是给定平滑范围内实际表层模型静校正量在给定平滑范围内的加权平均值所对应的表层模型的顶界高程,即相对于x点的平滑范围内测点实际表层模型顶界高程的加权平均值:
式中A(x)是落入相对于x点的平滑范围内的测点的集合,w(η-x)是加权系数。
所述步骤(3)是这样实现的:
表层模型低频成分的底界高程Eb(x)是给定平滑范围内实际表层模型静校正量在给定平滑范围内的加权平均值所对应的表层模型的底界高程,即相对于x点的平滑范围内测点实际表层模型底界高程的加权平均值:
式中A(x)是落入相对于x点的平滑范围内的测点的集合,w(η-x)是加权系数。
所述步骤(4)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