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油脂中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07192.3 申请日: 2014-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4694250B 公开(公告)日: 2020-02-04
发明(设计)人: 张海;孙周平;王勇;姜元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3/00 分类号: C11B3/00;C11B3/02;C11B3/04;C11B3/06;C11B3/10;C11B3/14
代理公司: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韦东
地址: 200137 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低 油脂 mcpd 缩水 甘油酯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油脂中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的方法、油脂加工方法、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含量低的油脂、用于脱臭处理的油脂、抗氧化剂用于制备低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油脂的用途以及油脂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油脂脱色之后或脱臭之前,在所述油脂中加入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然后进行脱臭。采用本发明方法可获得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含量低的油脂及相应的油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降低油脂中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3-氯丙二醇(3-MCPD)以及缩水甘油(Glycidol)均为国际公认的基因遗传性强致癌物。早在1978年,意大利学者Velisek等人(Z.Lebensm.Unters.Forsch.,1978,167,241-244)就报导了在水解植物蛋白以及酱油等产品中发现游离3-氯丙醇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安全风险,随即世界各国立刻着手控制并制定相应安全法规:中国为1mg/L,美国为1mg/L,加拿大为1mg/L,欧盟为20μg/L,英国为10μg/L。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亦发现这两种物质普遍存在于各种日常热加工食品中,如烘烤食品等。在2001年,欧盟对食品中3-氯丙二醇含量规定人体每日最大摄入量(TDI):不得超过2μg/kg人体体重。

在2006-2008年间,德国学者Weisshaar等人(Food Addit.Contam.,2006,23,1290-1298;Eur.J.Lipid Sci.Technol.,2008,110,183-186;)相继报导了油脂亦含有一定量的3-氯丙醇酯以及缩水甘油酯,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呼吁着手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法规。2008年,花王(KAO)的一款富含甘二酯的油脂产品(ECONA)被曝含有极高含量的缩水甘油酯,被迫下架。考虑到两者导致的潜在安全风险,德国食品安全评价组织BfR假定:在人体消化过程中,3-氯丙醇酯以及缩水甘油酯将会100%水解为3-氯丙醇和缩水甘油。这将远远超过安全标准,比如婴幼儿奶粉是TDI的12.5-20倍,成年人食用的植物油脂是TDI的5-10倍。

此外,CVUA(Chemischen und )对常见植物油脂中的3-氯丙醇酯含量进行了大致分类,其中精炼大豆油、玉米油等含量较低,均低于2ppm,而氢化油脂,精炼棕榈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大于4ppm,界定为高含量。对于缩水甘油酯的含量,精炼棕榈油中含量最高,为2-30ppm。

因此,对油脂的精炼工艺有必要进行优化,以降低油脂中的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水平,满足安全食用要求。

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提出了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类方法:第一类是通过对脱胶、碱炼、脱色、脱臭等四主要工段进行优化,重点关注了脱胶和脱臭工段,比如采用酸化水洗脱胶、低碳醇醇洗后脱胶、低温控制脱臭等;第二类是对一次精炼的油脂进行后处理,比如采用物理吸附手段进行处理。

CN102010786通过脱臭前与酸接触及控制脱臭温度,使油脂中的3-MCPD酯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其最优条件下的3-MCPD酯含量为0.8ppm;CN102334563通过对精炼各工段的控制,结合脱色后酸水水洗工艺,油脂中的3-MCPD酯含量≤0.5ppm;CN102482614通过将油脂与羟甲基纤维素或离子交换树脂接触,降低脱臭油的3-MCPD酯含量。在其优选条件下,3-MCPD酯含量≤0.7ppm;WO2012130747采用乙醇洗涤毛油,然后进行精炼,所得精炼油中的3-MCPD酯含量≤0.3ppm;CN102010786、CN102482614、CN102334563、WO2012107230、WO2012065790、WO2011009843等分别公开了控制油脂中3-MCPD的方法,对降低油脂中的3-MCPD含量起到一定作用,但最高水平为3-MCPD含量≤0.5ppm。

酸化水洗脱胶产生大量污水并导致低得油率;有机溶剂的使用,如醇洗,将给实际生产带来棘手的安全问题;后处理需要大量吸附剂,才能得到较明显的效果,但吸附导致得油率明显降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