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子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06945.9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C.R.奎因;J.马图希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壳体和镜子组件,特别是侧视镜或翼镜。
背景技术
车辆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镜子,以扩展驾驶员或操作者可见的区域。通常,后视镜帮助驾驶员看到车辆后方,侧视镜帮助驾驶员看到车辆的后方和一侧或两侧。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镜子组件,诸如车辆上使用的那些。镜子组件包括镜面和头罩。镜面相对于车辆大致面向后方,头罩大致从镜面面向前方。
头罩具有第一区域或第一面板以及第二区域或第二面板。第一区域大致相对于车辆面向前方,第二区域大致面向车辆内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均由透明材料形成。
第一区域大致被第一涂层覆盖,该第一涂层具有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一透射系数。第一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小于百分之百且第一透射系数大于零,从而光穿过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从车辆内部可见。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用于实施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发明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它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连同附图时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所述车辆具有在左侧和右侧的镜子组件;
图2是通过右侧镜子组件看到的驾驶员观察点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3是镜子组件的示意性等距视图,所述镜子组件具有两个臂,将该组件连接至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在几幅图中无论何处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图1示出车辆10的一部分的顶部示意性视图。驾驶员座位12示出了车辆10的主操作者或驾驶员的大致位置。注意到,尽管驾驶员座位12被示出在车辆10的左侧(左舵驾驶),但这里所描述的结构和方法可等同地应用至驾驶员座位12在右侧(右舵驾驶)的车辆和驾驶员座位12位于中央的车辆。
尽管可以关于汽车或车辆应用描述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宽的适用性。具有本领域常规技术的人将认识到,诸如“之上”、“之下”、“向上”、“向下”等的术语用来描述附图,且不表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所述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任何数字性指定,诸如“第一”或“第二”仅是说明性的,且不以任何方式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一个图中所示的特征可以与任何图中所示的特征结合、替代其或被其更改。除非另外说明,特征、元件、或限制均不与任何其他特征、元件、限制相互排斥。图中所示的任何具体构造仅是说明性的,且所示的具体构造不是权利要求或说明书的限制。所有元件可在图之间混合或匹配。
观察点14大致示出车辆10内的驾驶员的头部的位置。一个或多个门16大致示出车辆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分隔。外部点18示出从车辆10的外部的一个可行观察点和照向车辆10的光源的一个可行位置。
车辆10包括至少一个镜子组件20。在图1中所示视图中,在车辆10的每一侧(左侧和右侧)有一个镜子组件20。还参考图2,且继续参考图1,示出了大约从驾驶员座位12或观察点14观察时的右侧镜子组件20的等距视图。
臂22将镜子组件20连接至车辆10。臂22通常将镜子组件20连接至其中一个门16,但可还连接至门16前方的结构。镜面24从镜子组件20面朝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可称为向后方向,其相对于车辆10从镜子组件20向后。镜面24为观察点14提供后部观察和侧部视角。
壳体26,或头罩(head cap),大致围绕并保护镜面24。壳体26的大部分相对于车辆10在镜面24的前方。壳体25可包括机械地或机电地改变镜面24相对于观察点14的角度的部件。
臂22产生车辆10和壳体26之间的偏移。在此讨论时,镜子组件20的一些构造可具有两个臂22。壳体26构造为从内至外(例如从观察点14)透明或半透明,但从外至内(例如从外部点18)是反光的。因此,镜子组件20通过壳体26的一部分为车辆10的驾驶员提供前和侧部的可见性,并经由镜面24提供后和侧部的可见性。
臂22可具有基部或基板30以支撑壳体26。替换地,壳体26的一部分可限定基板30,所述基板是镜子组件20的下部部分。壳体26的大部分由透明材料形成。但是,如果基板30是分立的部件且不与壳体26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件,则基板30不必由透明材料形成。因此,基板30可以是不透明的。
透明材料是清晰的,诸如观察者可看穿它们,好像在观察者和透明材料的另一侧的物体之间几乎不存在物体或没有物体。通过透明材料,物体可被非常详细地辨别。但是,半透明材料允许光穿过,但存在显著的漫射或畸变,从而半透明材料另一侧的物体模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6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