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髋臼指数的自动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6419.2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卢虹冰;赵黎;梁正荣;史正星;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5/05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指数 自动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髋关节发育不良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髋臼指数的自动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指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是儿童肢体畸形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髋臼外上方和前方缺损,髋臼变浅,髋关节中心外移,还可伴有髋关节不同程度的半脱位,脱位或错位变化。DDH是当今骨科领域的常见疾病,不同遗传背景以及不同种族的发病率有所不同,总体上新生儿发病率为1.5~5‰,在美国新生儿DDH的平均发病率大致在1.5‰;在我国发病率为0.91‰~8.2‰,平均为3.5‰。DDH患者多为婴幼儿和学龄儿童,该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发育和功能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针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存在多种诊断及治疗方式,但由于缺陷类型及治疗方式复杂且小儿病变特征具有个体性,仅靠传统的二维(2D)图像及二维指数,难以准确反映患者病变部位的空间位置和解剖信息,因此手术优良率不高(约为60~70%),股骨头再脱位、股骨头骺坏死和髋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
1、一种三维髋臼指数的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1)处理器根据髋关节的CT或MRI数据,基于PV-MAP方法提取骨信息,并生成相应的三维图像;
2)在三维空间中,对髂骨两侧内壁的Y状软骨的中心点进行标定,然后把连接两个中心点的水平线Y-Y作为旋转轴,穿过旋转轴,建立一个与髋臼边缘相交的剪切面;随后在剪切面内,将Y状软骨中心点与髋臼边缘点构成的直线A-B与Y-Y水平连线组成的角度θ,进行斜率计算得到该剪切面的髋臼指数AI测量值,即得到二维髋臼指数;
3)在三维图像空间内,当绕旋转轴旋转时,对形成的每个旋转剪切面重复步骤2)的计算,可得到0°~180°旋转范围内的所有旋转剪切面的AI测量值,即得到三维髋臼指数;
4)将在不同旋转剪切面计算所得到的AI测量值映射到二维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环绕髋臼半球面边缘的AI分布曲线,并将其输出。
所述将AI测量值映射到二维直角坐标系为:X轴从小到大依次描述旋转角度;Y轴描述各个旋转角度计算所得到的三维髋臼指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患者髋关节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三维髋臼指数,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定量测量方法,以更准确地反映DDH的病变位置及程度,辅助提高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检测。
本发明将二维AI指数测量扩展到三维,允许获取环绕整个髋臼半球面边缘的所有AI指数,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表现其发育状态特征。
本发明建立的3D AI指数的自动计算方式,避免了传统2D AI指数测量过程中主观性带来的计算差异,能够提供更具有客观性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Y状软骨示意图;
图2是三维AI指数计算流程图;
图3是基于PV-MAP算法的骨分割结果。(a)-(c)为原始CT图像;(d)-(f)为骨分割结果;
图4是三维AI指数的定量测量。(a)为Y-Y点确定;(b)为正交平面的AI测量值;(c)为3D AI指数分布曲线(上部曲线表示左侧指数分布,下部曲线表示右侧指数分布);
图5是正常人与DDH患者三维AI指数分布示意图(20°-150°)。(a)为正常组(N=13);(b)为异常组(N=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6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管材焊接工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测斜仪的调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