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散热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5609.2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锲;尹弘毅;辛公明;陈岩;王湛;张树生;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32;F24J2/05;F24J2/46;F24J2/4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散热器 系统 | ||
1.一种环路热管式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和热利用装置,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水箱和环路热管,其中环路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集热器中,环路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水箱中;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加热环路热管的蒸发端,蒸发端的工作流体经过循环进入环路热管的冷凝端,在冷凝端进行放热,加热水箱中的水,在冷凝端放热完成后再循环进入热管的蒸发端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热利用装置为直线型封闭式结构的翅片管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和连接上集管和下集管的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包括圆形基管和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设置在基管的外部并且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延长线相交于基管的圆心所在的基管的中心轴线,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沿着通过基管的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镜像对称;所述翅片管包括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所述第三翅片、第四翅片沿着第二平面分别与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镜像对称,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而且经过基管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为直线型金属板;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相邻翅片管的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形成空间;所述基管为直管,所述相邻的基管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的夹角为A,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长度为L,基管的外半径为R,沿着基管轴向上的翅片高度H,上述四者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Sin(A/2)=a×(L/R)2+b×(L/R)+c
H/R=10×e×(Sin(A/2))f
其中,A单位为角度,60°<A<110°,
L的尺寸为mm,15mm<L<80mm,
R的单位为mm,10mm<R<80mm,
H的单位为mm,600mm<H<1200mm,
a、b、c、e、f为系数,a的范围为0.038-0.04,b的范围为0.26-0.27,c的范围为0.34-0.35,e的范围为0.72-0.78,f的范围是-3.6至-3.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利用设备为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与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管路并联设置,其中与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管路连通的散热器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上都设置阀门,位于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之间的与散热器并联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管路上设置阀门;
所述系统根据室内的温度来确定进入散热器中的流体的流量;当室内温度高于一定的第一数值,则将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中的阀门完全关闭,将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上的管路完全打开,流体不流入散热器,当室内温度低于一定的第二数值,则将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中的阀门完全打开,将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上的管路完全关闭,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上的管路上的水完全进入散热器;当室内温度介于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时,则将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中的阀门部分打开,将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上的管路部分打开,保证只有一部分流体进入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设置玻璃真空集热管,玻璃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基管,所述玻璃基管的外表面覆盖吸热层,所述吸热层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红外反射涂层、吸热涂层和减反射涂层,其中红外反射涂层、吸热涂层和减反射涂层的厚度的比例为1:1.5:2;所述红外反射涂层为Ag;吸热涂层从内向外依次包括TiAl、Cr、Nb、Zr四层,其中TiAl、Cr、Nb、Zr四层的厚度比例为1:1.1:0.84:1.14;减反射涂层从内向外依次是AlN、TiO2、Ta2O5、SiO2层,其中AlN、TiO2、Ta2O5、SiO2层的厚度比例为0.9:1:0.7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56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