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负离子红外线建筑用烧结保温板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05123.9 | 申请日: | 2014-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中运;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苗建 |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负离子 红外线 建筑 烧结 保温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保温板,具体地说是一种陶瓷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建筑装饰板其材质一般有大理石、木板、金属板或是玻璃等,其中木板不耐火、不防水,多用于室内,很少用于室外,大理石板则环保性不够好,而金属板成本较高且易腐蚀,玻璃板则易碎,且在建筑物外部使用时会有一定的反光。上述几种板材或是成型不易,或是强度不够,用途也不够广。
普通的烧结保温板因其原材料的特性,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环保方面并没有特殊的功能性。在现代建筑污染物盛行的时期,新型环保健康的建筑材料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负离子红外线建筑用烧结保温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负离子红外线建筑用烧结保温板,其特征是其板材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粘土35%~75%、骨料0%~25%、长石15%~40%、电气石1-5%,各组分之各为百分之百。
上述组分优选为:粘土50%、骨料10%、长石38%、电气石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烧结保温板的加工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负离子红外线建筑用烧结保温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加工步聚如下:将破碎好的粘土、骨料、长石和电气石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成型;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粘土35%~75%、骨料0%~25%、长石15%~40%、电气石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在现有陶土板的基础上合理引入一定量的电气石成分,使陶土板具有释放负离子及辐射红外线功能,该烧结保温板能自动释放负离子和辐射4-14微米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改善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负离子浓度在1200个/cm3以上,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对改造环境很有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粘土:45%,骨料:25%,长石:29%,电气石1%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
实施例2:将粘土:58%,骨料:15%,长石:25%,电气石2%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
实施例3:将粘土:75%,骨料:5%,长石:15%,电气石5%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
实施例4:将粘土:57%,长石:40%,电气石3%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
实施例5:将粘土:51%,骨料:5%,长石:40%,电气石4%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
实施例6:将粘土:35%,骨料:22%,长石:40%,电气石3%原料按要求比重称量,并加适量的水在行星搅拌机中强力均匀混合,混合好的泥料再经真空挤压挤压成型,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坯体残留水分1%及下,将坯体送到烧成窑经高温烧结。
本发明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5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兵携带的混合能源供电模块
- 下一篇:便携式逆变整流两用应急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