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铬钛合金接触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4712.5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波;李勇;钟明龙;许方;段志涛;李兆海;朱峰;张光伟;官珊丹;刘耀;朱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F1/08;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接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铬钛合金接触线,其特征在于,铜铬钛合金接触线按重量百分比为:0.15~0.35%的铬、0.10~0.23%的钛、0~0.05%的镁和0~0.02%的硅,杂质总量不大于0.1%,余量为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接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铬钛合金接触线抗拉强度为465~545MPa,电导率为76~85%IACS,延伸率大于5%,软化温度为450~4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接触线,其特征在于,电流为I=30A时,所述铜铬钛合金接触线的电滑动磨损率为0.0041-0.0064mg/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接触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感应炉升温至1250±10℃保证电解铜熔化,添加铜铬、铜钛、铜镁中间合金和纯硅,采用煅烧木炭和鳞片石墨覆盖;
(2)在1230±10℃搅拌并保温30分钟以上(30分钟是否为一个范围)以保证中间合金充分熔化和合金元素分布均匀,并通氩气或氮气进行精炼;
(3)上引连铸毛坯杆,上引连铸温度为1220±10℃,上引速率为200±15mm/min,上引毛坯杆规格为Φ16~Φ22mm;
(4)对步骤(3)中所得到的所述毛坯杆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温度为950±10℃,时间1~2h,保温后进行淬火;
(5)淬火态毛坯杆连续挤压:挤压后所得到的挤压杆规格为Φ24~Φ31mm;
(6)对挤压杆进行双级时效处理:500~600℃下时效处理0.1-1.5h,后再在温度400~490℃时效2-6h;
(7)将挤压杆轧制拉拔成的成品接触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接触线的截面具有对称沟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熔炼为大气熔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电解铜,以及铜铬、铜钛、铜镁中间合金和纯硅按设定的质量比配料;所述配料中铬质量百分比为0.15~0.35%,钛质量百分比为0.10~0.23%,镁的质量百分比为0~0.05%,硅的质量百分比为0~0.02%,杂质总量不大于0.1%,余量为铜。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铜铬、铜钛、铜镁中间合金的成分分别为Cu-5%Cr、Cu-15%Ti、Cu-10%Mg。
9.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淬火后的毛坯杆的维氏硬度小于60HV。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轧制拉拔具体为:将步骤(6)双级时效处理后的所述挤压杆进行冷变形加工,得到Φ16~18mm的圆杆坯,根据接触线截面尺寸,经过4~6道次的孔型拉拔,得到高强高导铜铬钛合金接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47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振镜外壳散热结构
- 下一篇:强化扩散导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