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声器吊挂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4237.1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匡凤岐;曹海青;张根志;史京海;黄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吊挂 装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声器吊挂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消声器在车辆(尤其是商用车辆上)的使用较为常见。例如,现有运油车均采用前置消声器。其中,前置消声器布置在车身下方,位于中冷器、散热器和保险杠、前防护装置之间,布置空间非常有限。为此,要求消声器吊挂装置能对消声器准确定位,并且有较好的装配工艺性。
随着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国四消声器兼具排气后处理器及消声器作用,因此,直径比国三消声器加大,重量增加,对消声器吊挂装置的安装提出更高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消声器吊挂装置通常为减震胶块两点式吊挂,消声器吊挂支架强度不够,对消声器的定位性不好,不能有效限定消声器前后位置,经常造成装配误差,最终导致消声器与周围零部件过近或干涉、影响周围零部件使用寿命。
因此,希望有一种消声器吊挂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吊挂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吊挂装置,所述消声器吊挂装置包括:消声器吊架,其用于固定至车架;以及消声器箍带组件,其中,所述消声器箍带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消声器吊架上,用于将消声器固定至所述消声器吊架。有利的是,所述消声器吊架在与消声器配合的一侧具有弧度段,所述弧度段的直径与所固定消声器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消声器吊架包括固定座和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箍带连接座,其中,所述固定座带有两个通孔,用于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至车架;所述箍带连接座带有两个槽口,用于连接所述消声器箍带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箍带连接座在同一侧的端部处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箍带连接座带有两个槽口,用于连接所述消声器箍带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箍带连接座的两个槽口设置在箍带连接座的两端处,且箍带连接座在与消声器配合的一侧具有弧度段,所述弧度段包括至少两个弧度不同的弧度子段,以与不同直径的消声器外壁配合。
优选地,所述消声器箍带组件包括相互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消声器箍带和第二消声器箍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声器箍带的螺纹连接端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带有通孔;所述第二消声器箍带的螺纹连接端处焊接有箍带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以锁紧螺母锁紧。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声器箍带和/或所述第二消声器箍带在其与螺纹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处设置有T型接头与消声器吊架的箍带连接座带的槽口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消声器及消声器吊挂装置,其中,所述消声器吊挂装置是如上所述的消声器吊挂装置。
优选地,所述消声器通过所述消声器吊挂装置连接至车架前横梁,且平行于所述车架前横梁设置。
优选地,所述消声器吊架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车架前横梁的下翼板的上方,且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车架前横梁的下翼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车辆是运油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消声器吊挂装置采用消声器箍带组件来固定消声器,能够在有限空间内提高消声器的定位性,提高装配工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消声器吊挂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消声器吊挂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消声器吊挂装置中的消声器吊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消声器吊挂装置中的消声器吊架的另一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消声器吊挂装置中的第一消声器箍带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消声器吊挂装置中的第二消声器箍带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4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四驱油电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