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基片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3820.0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梅建华;葛继武;柏栋梁;宋建伟;王龙;钟勇;周瑾;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4 | 分类号: | A24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刘秀娟 |
地址: | 515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生产 再造 烟叶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14年3月7日、申请号为CN2014100837143的中国发明申请一种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基片成型装置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材料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基片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再造烟叶又称重组烟叶、均质烟叶,主要由烟末、碎片、烟梗或低次烟叶,外加部分外源纤维、胶粘剂和其它添加剂组成。再造烟叶作为烟制品原料现已广泛用于卷烟生产。利用烟低次原料等制成的再造烟叶具有成本低、填充性好,并能减少烟气中焦油含量等特点,制造始于20世纪50年代,制造方法主要有:造纸法、稠浆法和辊压法三种。因稠浆法、辊压法工艺落后,品质上也有较多缺陷,现基本淘汰,目前主要是运用造纸法技术生产再造烟叶。
造纸法再造烟叶即为湿法造纸法再造烟叶,是低次烟原料先用水萃取,不溶性物和添加的天然纤维制成浆后进入造纸机,抄造成纸网,烘干后纸网浸渍经浓缩后的萃取液和添加剂,干燥后即为成品。造纸法再造烟叶具有一定的强度,填充性能也较好,加入卷烟后产生的焦油也较低,但也有一定的缺失,其生产过程有大量的污水排放,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干法造纸技术生产再造烟叶,能克服传统造纸法的一些不足,其原理是天然纤维经解纤后分散在空气中,通过风送至成型部,每个成型头内有二个筛筒,筛筒是周身布满孔隙的圆筒,圆筒横卧在成型网上,二个筛筒的转向相反,筛筒中有输送纤维的管道和打散纤维的钉辊,钉辊与筛筒的转向相反,便于把风送过来的纤维打散,纤维打散后从筛筒的孔隙中落下,飘落在成型网上,成型网下面是一个真空箱,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保护下形成一个纤维层,成型网向前移动,形成连续均匀的纤维层,即为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基片,进入后道加工工序。
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基片是起到负载烟粉的作用,其定量的大小和定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内在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现有的干法纸生产设备和干法纸的基片成型装置送纤维管道只有一根,纤维经单根管道不能均匀送入筛筒,通过打散辊打散纤维不能均匀飘落到成型网上;其次现有的干法纸生产设备和干法纸的基片成型装置在成型头外部二只筛筒两头围成的箱体,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纤维堆积,堆积的纤维不均匀地进入筛筒,虽经打散辊打散,纤维还是不能均匀飘落到成型网上,另形成浆团,影响基片质量。
现有的干法纸生产设备和干法纸的基片成型装置无法满足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基片成型要求,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102329.X公开了一种双筛网多通道气流筛粉成型装置,该装置仅提高了造纸质量和效率,没有涉及纸的定量范围。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393610.8涉及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整装生产线,但该专利申请公开的实质是一条生产干法纸的普通生产线,不涉及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基片成型的特殊装置。
此外,现有的干法纸生产装置生产的干法纸定量波动范围均按照标准而定,标准号GB/T24292—2009,标准中规定定量的波动范围为≤±10%,而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基片定量≤22g/m2,定量纵横向的偏差≤±5%。为满足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的要求,需克服现有干法造纸法基片成型装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控制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基片定量偏差的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基片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网带、网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成型网带上部的机架18,机架18内设有一组或多组成型头,所述成型头中具有送风装置,设置在网带下部的负压装置,每组成型头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筛筒13和第二筛筒14,其中,第一筛筒13中延轴向长度方向设有第一纤维输送管道1和第二纤维输送管道2,第二筛筒14中延轴向长度方向设有第三纤维输送管道3和第四纤维输送管道4,第一纤维输送管道1和第二纤维输送管道2对称地设置在第一筛筒13中的上半部,第三纤维输送管道3和第四纤维输送管道4对称地设置在第二筛筒14中的上半部,在第一筛筒13和第二筛筒14内的下半部分别设有第一打散辊12和第二打散辊11,第一打散辊12和第二打散辊11分别位于第一筛筒13和第二筛筒14圆心正下方;在第一筛筒13和第二筛筒14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连通筛筒内部空间的前环形通道15和后环形通道16。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筛筒13和第二筛筒14的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组筛筒与设置在该筛筒内的打散辊的旋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3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射式极化分离器
- 下一篇:锂电池双折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