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菌A-H/O生物深度净化与微动力循环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3487.3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钰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理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深度 净化 微动 循环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菌A-H/O生物深度净化与微动力循环工艺。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氧化沟技术、SBR工艺系列、生物膜法、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工艺等。氧化沟技术。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污泥产量小,但负荷低,占地面积较大,易滋生蚊蝇,管理不善易污染周边的湖泊及环境;SBR工艺系列,包括CASS工艺、ICEAS工艺、UNITANK工艺和MSBR工艺等,其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可实现除磷脱氮的要求,但有复杂的自控要求,一次性投资较大,系统维护费用较高;生物膜法,污水停留时间短,净化效果较好,占地面积较小,但设备能耗较高,运行费用高;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工艺,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可与周围环境协调布局,但处理效果较低,占地面积较大,应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以上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只能满足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在我国许多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并逐渐丧失自净能力的今天,这一类污水的排放必将加重江河湖泊的负担,造成环境水质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出更高的控制指标,强化对污水的净化处理,使排入江河湖泊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已成为国家环保要求的必然。也有单纯采用膜反应器或活性碳等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其工艺设备复杂,污水处理周期长,处理产量小,设备投资大,能耗高,运行和维护费用高,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投资小的复合菌A-H/O生物深度净化与微动力循环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菌A-H/O生物深度净化与微动力循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菌种进行复配,在利用河水原水进行为期7-10天的驯化,导入扩增灌内,与营养剂混合;
b、将培养好的菌种分别放入1号群扩增罐和2号群扩增罐,所述1号群扩增罐连接A菌床,所述2号群扩增罐连接B菌床,所述A菌床与B菌床串联;
c、将待处理污水先通过格栅,再引入到A菌床内,进行厌氧处理;
d、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再引入到B菌床,进行氧化处理,最后引出到外界。
进一步地,在b中,所述1号群扩增罐中DO不大于0.2mg/L,所述2号群扩增罐中DO为2-4mg/L。
进一步地,在b中,所述1号群扩增罐连接A菌床顶部,该A菌床中心装有搅拌器;所述2号群扩增罐连接B菌床底部,该B菌床内装有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焦炭、生物活性砂、砾石、塑料蜂窝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在b中,所述A菌床与B菌床底部均连接有排泥管,该排泥管连接固液分离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顶部连接A菌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在a步骤中采用原水驯化与扩增培养技术,使培养好的菌种中有效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强,而且不必保持菌种、运行费用更低,可以随时应对因河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对处理工艺产生的冲击,大大提高了净水效率;2.A菌床、B菌床底部均装有排泥管,将杂质导入固液分离装置,经装置分离后,未处理的污水重新进入A菌床中进行循环处理,固体物质则作为天然有机肥料使用;3.整个工艺过程中污水基本以自流的方式进行水质的深度进化处理,所用动力较小,工艺控制简单;3.A菌床与B菌床可以串联运行,也可以根据水质条件和梯级利用要求,采用单独节能运行模式;4.填料采用生物活性砂等滤料,对低碳高氮磷的南方河水水质均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调节碳氮比,可以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5.工艺方法及所用设备简单,处理能力较强,抗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格栅
待处理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由格栅拦截并及时去除,格栅孔格尺寸为10*10毫米至30*30毫米。
格栅的设置一是清楚了污水中较大体积的各类固体物质,减小下一工序的负担;二是可保证污水泵能正常运行,不会堵塞泵口。
2.A菌床
A菌床采用缺氧工艺,采用脉冲进水,污水由上部进入,A菌床中心装有搅拌器,搅动1号菌液与废水充分接触,1号菌液将原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理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理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3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自清洗无排放净水机
- 下一篇: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