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02744.1 | 申请日: | 2014-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02;A61P21/00;A61K35/58;A61K35/64;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瘫 外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歪嘴巴、吊线风等,通常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异常导致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斜,鼓腮时漏气等,极大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一些扩张血管和兴奋神经的西药或中药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绝大多数人惧怕服药;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治疗面瘫的外贴膏药,但存在显效慢、疗效差的缺陷,疗效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钩藤3-4、秦艽4-5、僵蚕5-7、龙衣2-4、川芎1-3、鸡血藤3-5、白附子5-6、威灵仙2-4、金银花10-12、防风3-5、全蝎2-3、连翘5-7、乌梢蛇6-8、穿山甲2-3、狗牙根1-2、活血丹1-3、十萼茄1.5-2.0、龙船花1.3-1.5、车桑子2-3、筛子花1-2和羊角藤1-3。
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钩藤3.5、秦艽4.5、僵蚕6、龙衣3、川芎2、鸡血藤4、白附子5.5、威灵仙3、金银花11、防风4、全蝎2.5、连翘6、乌梢蛇7、穿山甲2.5、狗牙根1.5、活血丹2、十萼茄1.8、龙船花1.4、车桑子2.5、筛子花1.5和羊角藤2。
狗牙根为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草;活血丹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十萼茄为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龙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车桑子属于无患子科车桑子属,筛子花为蔷薇科白升麻,羊角藤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或根皮。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植物油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次一次,一般10-15天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成分相互协调,达到熄风止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养血通络和行气止痛的作用,对面瘫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安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面瘫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钩藤3.5、秦艽4.5、僵蚕6、龙衣3、川芎2、鸡血藤4、白附子5.5、威灵仙3、金银花11、防风4、全蝎2.5、连翘6、乌梢蛇7、穿山甲2.5、狗牙根1.5、活血丹2、十萼茄1.8、龙船花1.4、车桑子2.5、筛子花1.5和羊角藤2。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植物油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次一次,一般10-15天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阮某,男,28岁,清晨刷牙时突感嘴角漏水,眼不能闭合,经医院检查诊断为面瘫,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两周后,治愈。
病例2:季某,男,37岁,患面瘫三个月,面颊部抽搐,两眼不对称,眼睑肿胀,服用西药多次无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眼睑肿胀不明显,面颊部无抽搐,继续涂敷一周以巩固疗效,痊愈。
病例3:林某,女,34岁,患面瘫半个月,眼睛不能闭合,有努嘴表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20余天后,治愈,面部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