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复位型触点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02533.8 | 申请日: | 2014-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协力特种工业模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位 触点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触电通断的自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工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机械设备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机械化的高速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机械设备运行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剂。对于机械的控制,有很多组件需要进行分别控制,因此通常需要有很多的组合开关,这样系统控制就会非常复杂,需要很多操作。因此,如何降低组合开关的控制复杂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成为机械设备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机械设备的控制需要有很多的组合开关所引起的控制系统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复位型触点控制装置,它包括基体、安装于所述基体的铁芯、套装于所述铁芯的弹簧、套装于所述铁芯动触组合、安装于所述动触组合外侧的线圈组合、安装于所述线圈组合端部的挡铁、安装于所述线圈组合外围的电机外壳、安装于所述动触组合的一侧的螺栓、套装于所述螺栓的内护套、套装于所述内护套的外护套连接于所述外护套的铜接触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的端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触组合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垫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外壳的端部安装有后盖。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盖与所述电机外壳之间安装有后盖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铜接触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为双控端子,且所述端子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靠近所述后盖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盖垫片为圆形橡胶绝缘垫片。
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将组合开关的控制改为电源通断的控制,通过通电和断电实现本发明铁芯与端子的导通与断开,从而实现开关的导通与断开性能。本发明断电后通过弹簧自动复位,降低了电能的使用量,降低了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基体 2—铁芯 21—弹簧
3—动触组合 31—线圈组合 32—挡铁
33—绝缘垫板4—电机外壳5—螺栓
51—内护套52—外护套 53—连接件
54—铜接触板6—后盖 61—后盖垫片
7—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示,一种自动复位型触点控制装置,它包括基体1、安装于所述基体1的铁芯2、套装于所述铁芯2的弹簧21、套装于所述铁芯2动触组合3、安装于所述动触组合3外侧的线圈组合31、安装于所述线圈组合31端部的挡铁32、安装于所述线圈组合31外围的电机外壳4、安装于所述动触组合3的一侧的螺栓5、套装于所述螺栓5的内护套51、套装于所述内护套51的外护套52连接于所述外护套52的铜接触板54以及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4的端子7。
所述动触组合31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垫板33。所述电机外壳4的端部安装有后盖6。所述后盖6与所述电机外壳4之间安装有后盖垫片61。
所述铜接触板54的一端安装有连接件53。所述端子7为双控端子,且所述端子7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4靠近所述后盖6的一端。所述后盖垫片61为圆形橡胶绝缘垫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协力特种工业模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协力特种工业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