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2049.5 | 申请日: | 2014-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平;陈春涛;冯章启;吴琪露;杨加志;张衡;于亚林;赵梦尧;李康明;袁凡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5/00 | 分类号: | C08L65/00;C08L1/02;C08G6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纤维素 乙烯 二氧 噻吩 纳米 导电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细菌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PEDOT在细菌纤维素表面包覆,厚度为10~200nm,结构为三维网络结构,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经恒温培养,灭菌后得到纯净的细菌纤维素;
第二步:将处理干净的细菌纤维素冷冻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备用;
第三步:有机溶剂配置EDOT溶液和无水三氯化铁溶液;
第四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与EDOT溶液充分混合,超声吸附,待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完全润湿后,向上述溶液中倒入无水三氯化铁溶液,恒温条件下超声聚合反应;
第五步:反应结束后,聚合后的产物依次用有机溶剂、去离子水洗涤,再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导电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原料细菌纤维素为木醋杆菌发酵所得,灭菌后得到的纯净的细菌纤维素为絮状或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冷冻干燥温度-47~-54℃,时间为10~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溶剂为乙醚、乙醇、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聚合反应为20~80℃恒温条件下反应5min~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甲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7.一种细菌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经恒温培养,灭菌后得到纯净的细菌纤维素;原料细菌纤维素为木醋杆菌发酵所得,灭菌后得到的纯净的细菌纤维素为絮状或膜状
第二步:将处理干净的细菌纤维素冷冻干燥,得到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备用,冷冻干燥温度-47~-54℃,时间为10~24小时;
第三步:有机溶剂配置EDOT溶液和无水三氯化铁溶液;
第四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与EDOT溶液充分混合,超声吸附,待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完全润湿后,向上述溶液中倒入无水三氯化铁溶液,恒温条件下超声聚合反应,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5~60min;
第五步:反应结束后,聚合后的产物依次用有机溶剂、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再冷冻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结构为三维网络结构,所得复合材料为PEDOT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包覆,厚度为10~2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采用的溶剂为乙醚、乙醇、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甲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0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体环形分段焊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工矿灯的改进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