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1530.2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时志洋;胡晓珍;任彬彬;谢丹;车燕萍;颜晓敏;张治宇;李景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材 污染物 散发 测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材料性能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从而为建立室内污染物数据或预测模型,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综合环境指标评价,提高人们的室内环境居住质量。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从原始的木结构、石头结构等等到现在利用混凝土建筑各种牢固的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为了增加居住与生活环境的舒适,人们将居住空间进行各种的装饰,人们在对居住空间进行装修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装修材料,例如石灰、水泥、油漆以及各种装修用人造板材,人们装修后会在房间里安放家具,家电等设备,这些人造板材,家用电器等等装饰装修材料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甲醛以及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对家居装饰材料等进行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的检测,能使使其在安全的范围内得到使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受装饰装修材料的损害。
目前,传统的检测设备占地面积大、结构松散、安装操作复杂、可靠性能差,无法满足现有的装饰及家具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学物释放量的检测要求,因此,设计一种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用于装饰及家具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的环境测试舱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能够快速检测建材污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操作方便,从而利用室内污染物数据或预测模型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综合环境指标评价,提高人们的室内环境居住质量。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泵,气泵输出端连接到精密过滤器2输入端,精密过滤器输出端连接到VOC过滤器,VOC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湿度发生器,湿度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测试舱体,湿度发生器和测试舱体的连接管路上依次装有流量控制阀和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输出端伸入测试舱体内的管路上装有温湿度计量仪,测试舱体内装有测试内舱,测试内舱内装有循环风扇,测试舱体内装有控温装置,测试内舱上装有气体分配阀。
所述测试舱体为保温箱体。
所述测试内舱为镜面不锈钢测试内舱。
如上所述的一种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舱体清洁,测试前对测试舱体进行清洗,使舱体尽量处于无尘状态;
(2)采集舱内污染物本底浓度,测试前,将舱体换气次数调至最大风量,保持24h后,采集舱内污染物本底浓度,直至舱内污染物本底浓度满足测试要求为止;
(3)开启送风机,根据试验所需温湿度要求,打开湿度发生器;
(4)根据试验方法要求手动设置试验参数;
(5)确认测试舱系统工作状态:确认测试舱温度达到(23±2)℃、相对湿度(50±5)%;各测试舱流量达到试验要求;
(6)舱内组件布置:样品架、风扇、标准污染源发生装置等舱内组件按要求进行布置;
(7)样品布置:标准受试样品按相应的标准方法布置样品,非标准受试样品以测试方案为准;
(8)正式测试:调节测试舱换气次数至试验所需对应流量,舱内保持正压,匀风扇;
测试期间,按实施方案要求自出气口处采集气体样品进行组分分析;
试验结束后,取出受试样品并关闭舱门,开启试验舱排风系统。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材污染物散发率测试装置能够快速检测建材污染物散发率及相关轻工业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操作方便,从而利用室内污染物数据或预测模型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综合环境指标评价,提高人们的室内环境居住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测试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1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肌红蛋白Myo的新用途
- 下一篇:带有干燥和净化装置的纤维板铺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