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三态产物分离的高升温速率热处理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0556.5 | 申请日: | 2014-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姚洪;刘欢;胡红云;胡晓炜;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8/08 | 分类号: | B01J8/08;B01J8/12;C10B47/18;C10J3/48;C10J3/50;C09C1/5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三态 产物 分离 升温 速率 热处理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燃料热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三态产物分离的高升温速率热处理反应器。
背景技术
燃烧、热解、气化是固体燃料利用的常规技术,为了提高能源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热利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研究优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在高校及科研单位,单独采用沉降炉或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固体燃料(包括煤、生物质、污泥及固体废弃物)的热工实验均为常用方法。
在使用沉降炉时,固、液、气三态产物在取样枪中迅速冷却,液相产物,如焦油,会部分附着在固相产物及取样枪内壁上,导致三态产物相互分离困难,且无法精确定量。
在使用固定床时,燃料的升温速率慢,堆积效应显著,且不适于连续给料,导致实验过程与实际工程应用过程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连续进样、燃料升温速率快、各相产物易于分离并精确定量的热处理反应器。
一种易于三态产物分离的热处理反应器,包括
进样枪,用于将燃料由反应气体低温导入中间反应管;
中间反应管,其套放于所述进样枪的外部,中间反应管与进样枪之间形成燃料反应段,中间反应管的上部分侧壁设有进气口,中间反应管的底部设有出气口,中间反应管靠近出气口的管壁设有用于截留反应产物中固态产物的环形分离筛和用于承接固态产物的底座,反应产物中的挥发分通过出气口进入外部套管;
外部套管,其套放于所述中间反应管的外部,外部套管与中间反应管之间形成挥发分通道,外部套管的上部分侧壁设有进气口,外部套管的底部设有出气口;以及
U形管,其与外部套管的底部出气口连通,U形管的底部设有收集瓶,挥发分从挥发分通道进入U形管,挥发分中的液态产物沉积于收集瓶内,挥发分中的气态产物从U形管排出。
所述进样枪包括进样口、进水口、出水口、双层水冷套管、进样段和溢水孔;双层水冷套管靠近上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通双层水冷套管的内层管,出水口连通双层水冷套管的外层管,内、外层管之间的管壁靠近下端处加工有溢水孔;双层水冷套管内放置有进样段,进样段与进样口连通。
所述进样口为宝塔形、圆柱形、倒置圆台形等形状,为减少固体燃料粘附内壁、并使得进样口易与给粉器连接,优选宝塔形。
所述U形管包括竖直的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第一U形管与外部套管以密封口相连,第一U形管与收集瓶以密封口相连,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以密封口相连,第二U形管设排气口。
所述进样枪与中间反应管相接处、中间反应管与外部套管相接处、外部套管与U形管相接处采用密封口连接。
所述进样枪、中间反应管、外部套管和U形管可由耐高温、保温的材料制成,如石英、刚玉等。密封口可自由拆卸,如磨口等。分离筛为烧结板状的耐高温材料,如石英烧结板、刚玉烧结板等。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1)水冷进样枪与中间反应管上段组成的系统,具有沉降炉的特性,在反应管中,连续给入燃料的升温速率可达到1×103K/s~1×105K/s,接近于实际煤粉炉及流化床的运行状态;
(2)设在中间反应管底部管壁上的分离筛能截留固态产物,并使挥发分自由通过,从而实现高温下挥发分与焦或灰的分离;
(3)中间反应管的底座用于承接固态产物,具有固定床的特性,有利于固相产率的精确定量;
(4)U形管设有收集瓶,能有效防止连续运行过程中焦油冷凝过多而堵塞气路,导致反应器内部压力过高而造成危险;
(5)各组件之间以密封口相接,能够在保证整个反应器气密性的基础上,灵活拆卸,便于称量定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进样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间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部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U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0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模型的教学展示架
- 下一篇:金融英语教学用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