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光束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0196.9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玉;赵文娟;徐强;韩一平;李平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6/3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71006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光束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高斯光束转换为空心光束的光束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光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携带有能量和动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彼此交换能量和动量,产生各种效应。光与物质间交换动量时可以使受光照射的物体受到一个力或力矩,即产生光的力学效应。捕获微小粒子的光镊是利光的力学效应的典型应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来挟持物体的镊子都是有形物体,通过镊子施加一定的力钳住物体;而光镊是一个特别的光场,这个光场与物体相互作用时,物体受到光的作用从而达到被钳的效果,然后可以通过移动光束来实现迁移物体的目的。光镊产生的激光聚集可形成光阱,微小物体受光压而被束缚在光阱处,移动光束使微小物体随光阱移动,借此可在显微镜下对微小物体(如病毒、细菌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及细胞组分等)进行移位或手术操作。
光镊常用来对生物细胞进行操纵,光镊产生的用于移动微小物体的光束多为实心光束,当实心光束照射在微小物体表面时,光束产生的热量会使被照射到的物体表面温度升高,容易灼伤生物细胞,降低其活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将实心光束转换为空心光束,使生物细胞位于空心光束的中心暗斑处,其生物活性和本质不受操纵光的影响。如今学者们进行了很多将实心光束转换为空心光束的研究。空心光束是垂直光束传播方向上光束中心光强为零、周围光强较强的环状光束,此光束的光强分布可以对位于中心零光强处的微粒产生束缚力。产生空心光束的方法很多,如遽逝波法、计算全息图法、角锥法、空心光纤法等。其中,遽逝波法局限于介质表面,并且作用区域很小(μm量级);计算全息法或者角锥法使用的光栅和角锥在制作工艺复杂,不易实现,而且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空心光束中心暗斑不完全为黑;用空心光纤产生空心光束的方法耦合效率较低,仅为50%。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光束转换装置,可应用于原子导管、光镊、光扳手等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空心光束转换装置,包括:接收来自光源的光束的聚焦透镜;设置于所述聚焦透镜后方的光纤耦合透镜,所述光纤耦合透镜的光轴与所述聚焦透镜的光轴相交,从所述聚焦透镜出射的光倾斜射入所述光纤耦合透镜;设置于所述光纤耦合透镜后的多模光纤,所述光纤耦合透镜设置于所述多模光纤输入端之前,所述多模光纤输出端的后方设置有短焦整形透镜,所述多模光纤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短焦整形透镜的焦点处。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聚焦透镜的光轴与光纤耦合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0.6°~1.4°。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短焦整形透镜包括依次设置第一短焦透镜和第二短焦透镜,所述第一短焦透镜的光轴和所述第二短焦透镜的光轴重合,所述多模光纤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短焦透镜的焦点处。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短焦透镜的焦距和所述第二短焦透镜的焦距不同。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短焦透镜的焦距为4.5mm,所述第二短焦透镜的焦距为30mm。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短焦透镜与所述第一短焦透镜之间的距离为60mm。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光纤耦合透镜的焦距为4.5mm,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聚焦透镜的焦距为60mm。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短焦透镜与所述多模光纤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为4.5mm。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通过设置光轴相交的聚焦透镜和光线耦合透镜,使(激)光束倾斜入射至多模光纤中,采用多模光纤对实心光束进行空心光束的转换,可以产生中心暗斑为全黑的空心光束,耦合效率很高,可以达到80%,从多模光纤出射的光束经短焦透镜整形输出后,得到的空心光束光斑质量好,可应用于原子导管、光镊、光扳手等设备上,避免传统实心光束对微小物体进行移位或手术操作时灼伤细胞,从而提高细胞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0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光机转角装置
- 下一篇:通过预处理提高甘蔗渣厌氧消化沼气产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