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焦系统及其凸轮曲线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9383.X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冯蕾;周锦松;付锡禄;何晓英;刘盺悦;张雪静;李亚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2B15/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焦 系统 及其 凸轮 曲线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变焦系统的凸轮曲线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变焦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前固定镜组的焦距、变倍镜组的焦距、补偿镜组的焦距以及后固定镜组的焦距,以及确定所述前固定镜组的结构、所述变倍镜组的结构、所述补偿镜组的结构以及所述后固定镜组的结构;
确定变焦系统在不同焦距下,对应的多组所述前固定镜组焦点与所述变倍镜组焦点之间的距离L1、所述变倍镜组焦点与所述补偿镜组焦点之间的距离L2,以及所述补偿镜组焦点与所述后固定镜组焦点之间的距离L3;
根据多组所述L1、L2以及L3得到凸轮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系统的凸轮曲线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变焦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前固定镜组的焦距、变倍镜组的焦距、补偿镜组的焦距以及后固定镜组的焦距,包括:
所述变焦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包括:变倍比为20,变焦范围为30~600mm,视场角为16度,相对孔径为4,光谱范围为0.45~0.65μm,所述变焦系统总长<420mm;
根据变焦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所述前固定镜组的焦距为303mm、所述变倍镜组的焦距为-53mm、所述补偿镜组的焦距为115mm,所述后固定镜组的焦距为54mm;
确定所述前固定镜组的结构、所述变倍镜组的结构、所述补偿镜组的结构以及所述后固定镜组的结构,包括:
确定所述前固定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四个单透镜,所述变倍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一个单透镜和一个双胶合透镜,所述补偿镜组包括一个双胶合透镜,所述后固定镜组24包括依次设置的两个单透镜和两个双胶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系统的凸轮曲线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变焦系统在不同焦距下,对应的多组L1、L2,以及L3,包括:
根据
确定
L2=△-164.450566
L3=241.878014-L1-L2
且,L1+L2+L3=C
其中,变焦系统的焦距为f,K为常数,其取值为1,C为常量,其为不变数,△为所述变倍镜组像方焦点到所述补偿镜组物方焦点的距离,得30到600mm内不同变焦系统的焦距f对应的L1、L2,以及L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系统的凸轮曲线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组所述L1、L2以及L3优化凸轮的转角和凸轮的半径,得到凸轮曲线,包括:
将凸轮的转角和凸轮的半径值作为优化变量,根据多组所述L1、L2以及L3,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变焦系统从短焦到长焦最快速的变焦曲线。
5.一种变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固定镜组、变倍镜组、补偿镜组和后固定镜组,所述前固定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四个单透镜,所述变倍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一个单透镜和一个双胶合透镜,所述补偿镜组包括一个双胶合透镜,所述后固定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两个单透镜和两个双胶合透镜,所述前固定镜组的焦距为303mm、所述变倍镜组的焦距为-53mm、所述补偿镜组的焦距为115mm,所述后固定镜组的焦距为5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3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程序自动转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餐桌用置物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