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9367.0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朱学华;孙金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脉动 压力 耐久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器的性能优劣对汽车制动系的整体性能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其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能。
鼓式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位,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当制动时,制动轮缸活塞推动制动蹄压迫制动鼓,制动鼓受到摩擦减速,迫使车轮停止转动。制动轮缸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制动效能,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主要是考核制动轮缸的性能。
专利申请号为2011104187788.4,名称为一种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机构耐久性试验台,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耐久性实验平台测试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自调机构的耐久性。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不同。
目前,国内并没有此专用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车型不断更新,对所设计的车辆不断的方案改进,进行制动轮缸的耐久试验和对比分析也凸现其重要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装置,由油液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部分构成。
所述的油压系统部分包括制动主缸、储油罐、压力表和邦迪管。气缸输出杆与制动主缸的活塞杆连接,气缸输出杆运动使制动主缸工作;制动主缸与储油罐连通,储油罐为制动主缸提供制动液;所述制动主缸与待测鼓式制动器通过邦迪管连接。通过压力表显示的数据,调节气缸的运动行程和频率。
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气动三联件、电磁转换阀、调压电源和空气开关,所述气动三联件的一端连接压缩空气入口,另一端与电磁转换阀的进气口相连,电磁转换阀连接气缸,气缸上设有速度控制阀;所述计数器、计时器和空气开关与调压电源和电磁阀的控制口相连。
待测鼓式制动器安装在环境箱内,气缸与油压系统相配合,电气控制连接气缸和速度控制阀。
本发明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试验样件安装和调试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试验样件待测鼓式制动器安装在环境箱内,通过邦迪管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另一端与制动主缸出油口连接,储油罐与制动主缸连接并提供制动液,制动主缸的中心线与气缸输出端对应,满足对样件施加试验压力的要求,气缸可根据试验需求的长度在试验台上进行左右的调整,最后由螺栓固定,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装置的试验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在所述的试验装置上安装试验样件待测的鼓式制动器,调整试验样件在环境箱内部的位置,达到试验要求后紧固,检查各个接头的密封情况;打开气源,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调节压力,用气动三联件将气压调节到试验所需的气压,如达不到要求,还可以水平移动气缸并固定,由试验人员手动控制开关,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使气缸输出杆运动,气缸输出杆与制动主缸接触,将储油罐内的制动液充满试验样件腔内,观察压力表,达到试验要求后,使其动作并设置耐久次数,完成设置的耐久次数后,回到初始状态,关闭气源和电源,拆卸试验样件,试验结束。
本发明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是气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试验台,采用的油压系统和电气控制,试验装置设计紧凑、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工作安全可靠,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另外,采用了可调式的油压使得本试验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测试。利用本发明装置可以对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的解析方法进行验证,为汽车鼓式制动器的创新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鼓式制动器脉动压力下耐久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2计时器和计数器、3制动主缸、4储油罐、5压力表、6邦迪管、7环境箱、8鼓式制动器、9开始按钮、10总停按钮、11调压电源、12电磁转换阀、13气动三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到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各个部分之间位置及相互连接关系、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深入和准确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尘试验机
- 下一篇:发动机负荷检测装置以及发动机负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