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98579.7 | 申请日: | 2014-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岑继文;刘少群;王亦伟;范世练;蒋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珈玛灯具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3/00;F21W131/4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流体 相变 循环 强化 散热 led 工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散热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
背景技术
大功率LED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最有效方式,其本身同时兼具低电压、低能耗、长寿命、高可靠性、易维护、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也符合绿色照明工程节能与环保的要求,被认为必将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LED是冷光源,产生的热量不能靠辐射发出。而目前LED芯片的最终发光效率只有约15%-30%,大部分电能转化成了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造成芯片温度升高。由于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各种热效应会严重影响到LED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对于大功率LED 芯片组成的光源,其发热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未及时散热不仅导致LED芯片的发光效率急剧下降,同时有可能使芯片烧毁,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考虑合适的散热方案。大功率LED工矿灯,通常需要很大的散热面积,目前市场上的LED工矿灯仅仅依靠太阳花散热器导热散热,但散热器过长、过大会出现远离光源处的翅片表面温度低,近离光源处的翅片温度较高的现象,无法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大功率的LED工矿灯一般都有较大的灯罩,如果能利用灯罩表面作为LED的散热面将一举两得,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利用灯罩表面作为LED的散热面,快速散热。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内置有电源,所述顶盖下部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下端安装有灯罩,所述散热翅片内部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底端面下固定有LED发光模块,所述中空腔体接近底部处相对两侧的一侧引出一个排出管口,另一侧引出一个进入管口,所述排出管口和进入管口通过回路管连通,所述中空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充液管口,所述中空腔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环。
进一步,所述LED发光模块的基板直接与中空腔体底端面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出管口的位置略高于进入管口。
进一步,所述回路管紧密盘绕在所述LED工矿灯的灯罩上。
进一步,所述中空腔体的底端面设置有用于强化沸腾散热的细微结构。
进一步,所述回路管上涂有导热膏或胶。
进一步,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吊钩。
进一步,所述中空腔体、LED发光模块、排出管口、进入管口、回路管及充液管口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空间。
进一步,将所述密闭空间抽真空后,通过充液管口向中空腔体底部注入一定容量的流体工质。
进一步,所述流体工质包括水、甲醇、乙醇及各类制冷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在中空腔体、LED发光模块、排出管口、进入管口、回路管及充液管口组成的密闭空间中注入流体工质,采用流体的相变传热,导热效率高,散热效率快,整个灯体上的散热翅片温度均匀;同时利用了灯罩充当散热表面,减小了散热器金属需求量,降低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LED工矿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LED工矿灯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流体相变循环强化散热的LED工矿灯,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1内置有电源2,所述顶盖1下部连接有散热翅片3,所述散热翅片3下端安装有灯罩4,所述散热翅片3内部设有中空腔体5,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端面下固定有LED发光模块6,所述中空腔体5接近底部处相对两侧的一侧引出一个排出管口7,另一侧引出一个进入管口8,所述排出管口7和进入管口8通过回路管9连通,所述中空腔体5的顶部设置有充液管口10,所述中空腔体5的底部设置有隔环11。
所述中空腔体5、LED发光模块6、排出管口7、进入管口8、回路管9及充液管口10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经过抽真空后充入适量流体工质,充入工质的量以液位高于中空腔体5底面少许,约1~3cm即可,充入的流体工质始终处于气液两相的状态。流体可为水、甲醇、乙醇、各类制冷剂等相态容易变化的工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珈玛灯具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珠海市珈玛灯具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