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8431.3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洪炎;白辉;马建华;李继良;李子春;兰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0/02 | 分类号: | H01J4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光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紫外光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增强紫外光光通量的紫外光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紫外光探测器中的紫外光电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有一定能量的紫外光子入射到光电管电极上产生光电子引起导电,紫外光子的数量越多,打出的光电子数量的机会越多,紫外光电管的“灵敏度”越高,进而探测器的灵敏度就越高。因此在为了提高紫外光探测器的灵敏度,在设计紫外光电管时,通常采用扩大电极面积、提高工作电压、增大火焰强度来达到。然而上述条件是相互制约的,扩大电极面积受到体积的限制,提高工作电压受到电极间击穿的限制、扩大火焰强度又不切合实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光探测器,包括紫外光电管和反光器,所述的反光器呈空心圆锥体形,反光器内表面设有紫外光反射涂层,紫外光电管固定安装于反光器底部,且光电管阴极高于反光器底面,位于空心圆锥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紫外光电管的阴极为半球面,所述的反光器的锥顶角45°~9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紫外光电管的阴极与反光器圆锥轴的夹角为45°,反光器的锥顶角为85°~9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紫外光电管的阴极底面到反光器锥顶角的距离为20mm~30mm,反光器的高度为30mm~55mm。
优选地,所述的反光器替换为旋转抛物面,光电管阴极与旋转抛物面焦点重合。
优选地,所述的紫外光电管的阴极为丝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反光器增强了紫外光的光通量,提高了紫外光探测器的灵敏度;同时根据不同的紫外光电管的管型,可以灵活地选择反光器的锥顶角,使紫外光探测器的灵敏度达到最佳状态;结构简单且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电管阴极与反光器圆锥轴呈45°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紫外光射入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1-反光器,2-涂层,3-阴极,4-紫外光电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紫外光探测器,包括紫外光电管和反光器,所述的反光器1呈空心圆锥体形,反光器1内表面设有紫外光反射涂层2,紫外光电管4固定安装于反光器1底部,且光电管阴极高于反光器1底面,位于空心圆锥体内部。
所述紫外光电管4的阴极3为半球面,反光器1的锥顶角为45°~90°,当反光器高度影响安装时,可适当对圆锥顶角的度数进行调节,根据安装位置选定角度。。
所述紫外光电管4的阴极底面3与反光器圆锥轴的夹角为45°时,反光器1的锥顶角为85°~90°,空心圆锥反光器1的高度略高于光电管4位置即可。
所述的紫外光电管4的阴极3底面到反光器1锥顶角的距离为20mm~30mm,反光器1的高度为30mm~55mm。
所述的反光器1替换为旋转抛物面,光电管阴极3与旋转抛物面焦点重合,也可达到同样的反射紫外光的效果。
所述的紫外光电管4的阴极3为丝状,对紫外光的受光面积也可以达到同等的程度。
当反光器1的锥顶角a为60°,反光器1的锥顶点到紫外光电管阴极3的距离为25mm,反光器1的高度为40mm,紫外光电管阴极3呈半圆形,其直径为5mm时,根据计算,加上反光器1后,受光面积是原来受光面积的20多倍,也就意味着紫外光电管4的光通量增加了20多倍,紫外光探测器的灵敏度也显然得到了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