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153.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艳萍;倪志海;袁旭光;陆欢军;姚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变形 不锈钢 球罐球壳 部件 组装 工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大型的不锈钢球罐是由若干不锈钢球罐壳板拼接而成。当某块不锈钢球罐壳板上需要焊接球罐支柱(或称为球罐支腿)时,需要在整体拼接前,将球罐支柱焊接于该不锈钢球罐壳板上。
由于不锈钢球罐壳板比较薄,在不锈钢球罐壳板上进行球罐支柱焊接及管口焊接时,不锈钢球罐壳板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影响不锈钢球罐的曲率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不锈钢球罐壳板因焊接球罐支柱造成的变形,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的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不锈钢球罐壳板因焊接球罐支柱造成的变形,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用于将球罐支柱焊接于 不锈钢球罐壳板上,包括胎架、上压模板、下压模板以及夹具,所述下压模板、不锈钢球罐壳板以及上压模板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于所述胎架上并经由所述夹具夹紧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压模板上开设用于将球罐支柱焊接于不锈钢球罐壳板上的开孔,所述下压模板的上表面与上压模板的下表面分别和所述不锈钢球罐壳板的内表面与外表面相匹配,所述胎架的上表面与所述下压模板的下表面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下压模板与所述上压模板均采用钢板压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开孔呈拱形,拱顶靠近所述开孔的中心部位,拱底靠近所述开孔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开孔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上压模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夹具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夹具沿所述上压模板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下压模板在宽度方向上曲率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所述下压模板宽度方向上的曲率相应减少。
优选的,所述胎架的侧面设有吊装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所述胎架上放置所述下压模板;
第二步,在所述下压模板上放置待组装的所述不锈钢球罐壳板;
第三步,在所述不锈钢球罐壳板上放置所述上压模板;
第四步,利用所述夹具将所述上压模板、不锈钢球罐壳板以及下压模板夹
紧固定;
第五步,在所述上压模板的开口区域对所述不锈钢球罐壳板和球罐支柱进行焊接,完成组装。
本发明提供的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通过采用胎架、上压模板、下压模板以及夹具,所述下压模板、不锈钢球罐壳板以及上压模板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于所述胎架上并经由所述夹具夹紧固定在一 起,所述上压模板上开设用于将球罐支柱焊接于不锈钢球罐壳板上的开孔,所述下压模板的上表面与上压模板的下表面分别和所述不锈钢球罐壳板的内表面与外表面相匹配,所述胎架的上表面与所述下压模板的下表面相匹配,由于在不锈钢球罐壳板与球罐支柱焊接过程中,不锈钢球罐壳板的变形受到了上、下压模板及胎架的限制,因此有效控制了不锈钢球罐壳板的变形,使其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显著提高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未示意夹具)
图中,1-球罐支柱、2-上压模板、21-开孔、3-不锈钢球罐壳板、4-下压模板、5-胎架、51-吊装孔、6-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防焊接变形的不锈钢球罐球壳部件组装工具及组装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