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参饵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98150.8 申请日: 2014-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5076735A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发明(设计)人: 林紫莹 申请(专利权)人: 林紫莹
主分类号: A23K1/18 分类号: A23K1/18
代理公司: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代理人: 王勇
地址: 110013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参 饵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产品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海参体内的酸性多糖、多肽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适用于圈养海参的海参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属海参纲,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软体动物,据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现代研究表明,野生海参中含有的酸性多糖、多肽生物活性物质,对提高人身免疫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抗肿瘤有良好作用。特别是修复再生功能,能够使人体伤口快速愈合、修复多年受损的胃肠、修复免疫系统、修复胰岛、恢复造血功能等。

因此,野生海参备受推崇和青睐,进而推动了人们对海参及海参生长技术研发。目前,随着人们野生海参需求量的不断加大,野生海参供应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圈养海参已成为野生海参的替代品。

众所周知,圈养海参一般生长在浅水区域,长期食用养殖人员投放的人工饵料。由于现有的海参饵料营养组分搭配不尽合理,只是片面追求海参的生长速度,而忽略了生长品质,使得圈养海参在食用海参饵料,特别是在食用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海参饵料后,造成圈养海参体生长速度过快,肉质松软不紧实,体内含有的酸性多糖、多肽生物活性物质明显降低。

研究发现,造成圈养海参酸性多糖、多肽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与圈养海参长期食用的饵料中不含或含有少量海参生长所需生物活性物质成分有关。经检测,现有的海参饵料中均缺少海参生长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成分,致使圈养海参中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与同龄的野生海参比较,其含量下降约70%~80%,直接影响了海参食用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海参体内的酸性多糖、多肽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适用于圈养海参的海参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海藻糖液、海藻糖载体、复合矿物质、混合型菌液,其质量份数比为海藻糖液100份,海藻糖载体20~50份,复合矿物质2~5份,混合型菌液0.1~3份。

所述混合型菌液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与反硝化细菌、酵母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海藻糖载体包括植物胶、动物胶、矿物胶、天然胶粘剂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采用酵母法在常压下煮沸浓缩制得浓度含量为40%~60%的海藻糖液,再加入适量海藻糖载体,搅拌冷却至常温制成海藻糖海参饵料。

所述的海藻糖载体包括植物胶、动物胶、矿物胶、天然胶粘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搅拌冷却的过程中还加入重量份数比为0.1~3份的混合型菌液。

所述混合型菌液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与反硝化细菌、酵母菌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圈养海参食用本发明所述的海参饵料,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圈养海参体内的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的含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海参体酸性多糖、多肽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提高圈养或野生海参的食用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海参饵料的质量分数比如下所述:海藻糖液100份,植物胶20份,复合矿物质2份,沼泽红假单胞菌液0.1份。

上述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采用酵母法在常压下煮沸浓缩制得浓度含量为40%~60%的海藻糖液,再加入20份植物胶,搅拌冷却至常温制成海藻糖海参饵料。

在搅拌冷却的过程中还加入重量份数比为0.1份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液。本发明与现有饲料对比表格如下:

实施例2

海参饵料的质量分数比如下所述:海藻糖液100份,动物胶和矿物胶共50份,复合矿物质5份,地衣芽孢杆菌液与乳酸菌的混合菌液共3份。

上述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采用酵母法在常压下煮沸浓缩制得浓度含量为40%~60%的海藻糖液,再加入共50份的动物胶和矿物胶,搅拌冷却至常温制成海藻糖海参饵料。

在搅拌冷却的过程中还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份的地衣芽孢杆菌液与乳酸菌的混合菌液。

本发明与现有饲料对比表格如下:

实施例3

海参饵料的质量分数比如下所述:海藻糖液100份,天然胶粘剂、动物胶和植物胶共40份,复合矿物质3.5份,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与反硝化细菌、酵母菌共2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紫莹,未经林紫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