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动力装置的除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068.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2/06 | 分类号: | E21B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槽 除泥 螺旋钻杆 泥土 护筒 转动 除泥机 发动机 长螺旋桩机 带动力装置 除泥装置 螺旋叶片 排泥装置 向下移动 自动清除 固定臂 排泥孔 掉落 底壁 排出 排泥 省力 积聚 穿过 节约 力量 | ||
带发动机的除泥机,螺旋钻杆自上而下穿过护筒,护筒通过固定臂固定在长螺旋桩机的机身上。利用护筒设置除泥装置和接泥槽,使螺旋钻杆在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力量推动除泥刀转动,除泥刀自动清除除泥刀所位于的两个螺旋叶片之间积聚的泥土,使泥土掉进接泥槽;发动机工作带动排泥装置转动,使排泥刀在接泥槽中转动,将泥土扫进接泥槽底壁上的排泥孔,进入送泥槽排出,除泥及时省力,节约了大量人力的同时,消除了泥土从螺旋钻杆上掉落可能带来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螺旋桩工机械的螺旋钻杆除泥机,属于螺旋钻杆的除泥技术。
背景技术
长螺旋钻杆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在钻杆上会粘附大量的泥土,随着钻杆的提升,泥土也会提升到高空,随之大量泥土会提着提升产生的震动从钻杆上脱落往下掉,导致钻杆周围不安全。现在通常只能通过人工清理,清理难度大、工作量大并且效率低。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自动将钻杆的的泥土除掉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钻杆的的泥土除掉的除泥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动力装置的除泥机,主要由安置在护筒2上的除泥装置和排泥装置组成;除泥装置将螺旋钻杆1的螺旋叶片之间的泥铲除,被铲除的泥掉进排泥装置排出。
所述的除泥装置主要由导轨、滑动轮和转盘5、连接杆6、除泥刀7、导向轮8和导向轮架9组成;导轨围绕护筒2的外壁设置,在导轨上设有滑动轮,在滑动轮的外侧设有一圈围绕导轨的转盘5;滑动轮通过其中轴固定在转盘内壁,在转盘5和护筒下方的螺旋钻杆1的螺旋叶片之间设有除泥装置;当螺旋钻杆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带动除泥装置转动,除泥装置带动转盘5转动,转盘5带动与其相连的滑动轮在导轨上转动;所述的连接杆6在护筒2外壁对称排列;所述的除泥刀7安置在连接杆6朝向螺旋叶片的端面上,除泥刀7位于螺旋钻杆1的两个螺旋叶片之间;导向轮8安置在除泥刀7上方的两个螺旋叶片之间,连接杆6与导向轮8之间通过导向轮架9连接。
所述的排泥装置主要包括接泥槽3、齿轮导轨32、齿轮滑动轮33、齿轮盘34、齿轮35和排泥刀36;接泥槽3为围绕螺旋钻杆的环形,接泥槽设置在护筒的下方,接泥槽通过吊臂22与固定臂相连或直接与长螺旋桩机的机身相连;在吊臂上设有动力装置4,动力装置的输出齿轮与齿轮35啮合;所述的接泥槽外壁设有一圈环形的齿轮导轨32,在齿轮导轨32上设有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围绕齿轮导轨旋转的齿轮滑动轮33,齿轮滑动轮的中轴固定在齿轮盘34上,齿轮盘34的外壁设有一圈环形齿轮35;齿轮盘的顶壁向接泥槽的上方弯曲,在接泥槽的上方悬空,在接泥槽上方悬空的齿轮盘底壁上对称排列两个以上自上而下插入接泥槽的排泥刀36。
所述的接泥槽朝向螺旋钻杆的边缘不高于除泥刀下方的第一个螺旋叶片的边缘;在齿轮盘的边缘与接泥槽靠近螺旋钻杆的壁面之间留有空隙;除泥刀从螺旋钻杆上清除的泥土掉入接泥槽,动力装置带动排泥刀旋转将掉入接泥槽的土通过与接泥槽底壁上的排泥孔相通的送泥槽31排出。
所述的排泥刀36朝向接泥槽的两个推土面,按下部远离排泥刀的方式倾斜设置,在排泥刀的底壁下方设置滑轮。
所述接泥槽的外壁高于其内壁;接泥槽的外径大于护筒的外径。
所述的导轨的上下两侧向外翻卷包裹住滑动轮的顶部和底部,使滑动轮不能从导轨脱出;滑动轮的中轴与护筒2的外壁垂直,滑动轮朝外的中轴端向外延伸固定在转盘5内壁。
除泥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与两个导向轮架相连,每个导向轮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导向轮8相连;一个导向轮架两端的导向轮靠近螺旋叶片的一个端面。
所述的连接杆6与螺放钻杆1的中心轴平行;在连接杆之间设置加强筋61,形成围绕螺旋钻杆的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