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地震耦合效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7378.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驰;张芳;曹源;吴文雯;丁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耦合 效率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探技术领域,尤其是声波探测非金属地雷研究中的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非接触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等非金属地雷的安全、可靠探测一直是国际排雷事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常用的金属探测器因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只能探测金属地雷,对金属含量很少的塑料等非金属地雷探测效果较差。对于红外、探地雷达、X射线等成像技术,在探测机理上难以辨别埋藏物是否为地雷;对于非成像技术,如中子分析,它通过检测炸药的化学特性具有较强的地雷鉴别能力,但系统特别复杂、检测信号过于微弱,尚处于应用可行性论证阶段。基于声-地震耦合原理的声波探测技术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缺少声波探雷模型研究的商用实验研究装置。
声-地震耦合是指当频率在1KHz以下的低频声波由空气入射到地表时,形成快纵波、慢纵波和横波等多种成分的地震波;相应地,耦合的地表振动速度与地表声压的比值称为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当耦合的地震波遇到地雷时会发生反射或散射现象而回到地表,并改变地表的振动速度,进而改变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的大小。因此,通过检测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的变化异常情况,可用于非金属地雷探测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尚无专用非接触检测方式的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测量装置。
一个典型的非接触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测量装置应包括高指向性声波发射系统和非接触地表振动速度检测系统,“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研究”,王驰等,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第27卷第8期,第36-38页,研究的声发射系统基于音响系统,不能做到高指向性、远距离的声波发射,地表振动速度检测系统基于地震检波器这种接触式速度传感器,不能进行地表振动速度的非接触检测,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一关键技术进行展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尚无专用的声-地震耦合机理研究的测量装置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一种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非接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的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测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声-地震耦合效率测量装置,包括计算机、信号处理器、声学参量阵、多普勒振动计、数据采集卡和声级计,所述计算机依次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所述信号处理器和所述声学参量阵,构成的声波发射系统;所述声级计依次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和所述计算机,构成的声压级检测系统;所述多普勒振动计依次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和所述计算机,构成的地表振动检测系统。
一种声-地震耦合效率测量方法,采用上述的声-地震耦合效率测量装置来测量计算,测量步骤如下:
(1)将声波发射系统的声学参量阵发声端口对准待测地表位置;
(2)将声压级检测系统的声级计放置于待测地表位置;
(3)通过计算机发出差频为f0的两列高频正弦波信号,依次通过数据采集卡和信号处理器后由声学参量阵发出高指向性正弦声波;
(4)改变声学参量阵相对待测地表位置的距离和方向,至声级计测出频率为f0且声压级达到极大值的声波,并在计算机中记录该声压级的极大值;
(5)保持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信号处理器和声学参量阵构成的声波发射系统的连接、参数设置及声学参量阵相对待测地表位置的距离和方向不变,即保持声级计在待测地表位置检测到的声波频率为f0,且声压级达到极大值;
(6)移走声级计,利用多普勒振动计、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构成的地表振动检测系统测量待测地表位置的地表振动速度,由计算机记录;
(7)对所测的待测地表位置处的地表振动速度和所测的待测地表位置处的声压级极大值求比值,即得待测地表位置处在激励声波频率为f0时的声-地震耦合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本发明将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信号处理器和声学参量阵连接,解决了低频声波输出的高指向性问题,改善了声波发射系统性能;在地表振动速度检测时,通过利用多普勒振动计和多通道数据采集卡实现了对地表振动速度的非接触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待测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非接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表声-地震耦合效率非接触测量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论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调光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终端能量感知的改进AODV路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