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膜性痛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7124.3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29/00;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经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膜性痛经的药物,特别是供人类膜性痛经患者使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痛经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痛经更为普遍,痛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生活的质量;膜性痛经更是如此,膜性痛经多由于子宫内膜炎或黄体功能活跃而导致子宫内膜模型的形成,主要表现以痛经剧烈、经血中夹有膜片状瘀块为特征。
目前而言,很多膜性痛经患者常用消炎止痛药,这类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还有副作用。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膜性痛经的中草药,并对膜性痛经有很好治疗效果的中药配方,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膜性痛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膜性痛经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后达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和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内服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完善,纵观全方、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治疗原则。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膜性痛经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丹参 1-5份;
蜀羊泉 1-5份;
川木香 1-5份;
淮红花 1-5份;
赤芍 1-5份;
熟地 1-5份;
藏红花 1-5份;
白芍 1-5份;
当归尾 1-5份;
肉桂 1-5份;
延胡索 1-5份;
川芎 1-5份;
薤白 1-5份;
血竭 1-5份;
五灵脂 1-5份;
没药 1-5份。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膜性痛经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丹参 1-2份;
蜀羊泉 1-2份;
川木香 1-2份;
淮红花 1-2份;
赤芍 1-2份;
熟地 1-2份;
藏红花 1-2份;
白芍 1-2份;
当归尾 1-2份;
肉桂 1-2份;
延胡索 1-2份;
川芎 1-2份;
薤白 1-2份;
血竭 1-2份;
五灵脂 1-2份;
没药 1-2份。
一种上述治疗膜性痛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优质干净的丹参2份、蜀羊泉2份、川木香2份、淮红花2份、赤芍2份、熟地2份、藏红花2份、白芍2份、当归尾2份、肉桂2份、延胡索2份、川芎2份、薤白2份、血竭2份、五灵脂2份、没药2份,分别拣去药物中的残余杂质后,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