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抑制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123.9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抑制 白钨矿 矿石 含钙 脉石 矿物 抑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抑制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属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钨矿资源,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及黑白混合钨,易分选的黑钨矿资源已基本枯竭,现存的钨资源主要是难选的白钨矿,而白钨矿中有80%以上地质品位小于0.4%,且组分复杂,共伴生的白钨矿床占全部白钨矿床的70%。白钨矿矿石类型主要有白钨矿-含钙脉石矿物(萤石、方解石等)及白钨矿-硅酸盐矿物(石英等)两大类,其中白钨矿-含钙脉石矿物型矿石的选别分离更难。
白钨矿选矿一般采用浮选工艺进行选别,随着白钨矿资源的不断开采,矿石性质也在不断变化,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白钨矿常与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共伴生,由于含钙脉石矿物与白钨矿均为溶解度高的矿物,溶解过程中矿物表面相互转化,其物理化学性质相似,从而使得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间难于达到良好的浮选分离效果。在白钨矿浮选实践中,用作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主要有水玻璃、磷酸盐等无机抑制剂和柠檬酸、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有机抑制剂,其中水玻璃及其改性药剂对萤石和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有很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在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但水玻璃的模数、用量、矿浆pH值和温度对白钨矿浮选指标影响很大,由于是在高碱高温条件下进行浮选,给操作、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环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抑制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该抑制剂由以下原料混合反应而成,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金属盐80%~90%、聚羧酸或聚羧酸盐类化合物20%~10%。
本发明所述的金属盐为含Pb2+的硝酸盐。
本发明所述聚羧酸或聚羧酸盐类化合物为具有-C0O-极性基团,分子量大于800万的聚羧酸或聚羧酸盐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抑制剂的用量为200~300g/t,适合于白钨矿脉石矿物主要为含钙矿物(萤石、方解石)时从矿石中选择性地抑制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回收白钨矿。
本发明的特点是:金属离子对含钙矿物的钙活性点具有选择性活化作用,强化了聚羧酸盐类化合物对含钙脉石矿物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抑制剂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机理:在金属离子选择性活化含钙脉石矿物(萤石、方解石)的钙活性点的基础上,聚羧酸盐类化合物溶解产生的-COO-选择性的与含钙脉石矿物作用在脉石矿物表面生成亲水性的-COOCa,从而使得含钙脉石矿物亲水被抑制,达到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有效分离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所涉及的药剂对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2)在分选效果相近的情况下,本发明所涉及药剂的用量比常规含钙脉石矿物抑制剂水玻璃的用量小很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选择性抑制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由以下原料混合反应而成,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Pb(NO3) 80%、聚丙烯酸钠(分子量800万-1000万)20%。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抑制剂添加到江西某白钨矿选厂预先脱硫后的白钨矿含WO3 0.55%,添加量为225g/t,浮选分离后,得到表1的分离结果。
表1 白钨矿浮选指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选择性抑制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由以下原料混合反应而成,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Pb(NO3) 90%、聚丙烯酸10%。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抑制剂添加到湖南某地低品位白钨矿矿石含WO3 0.39%,添加量为250g/t,经浮选分离后,得到表2的分离结果。
表2白钨矿浮选指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选择性抑制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由以下原料混合反应而成,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Pb(NO3) 85%、CP5(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15%。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抑制剂添加到湖南某地低品位白钨矿矿石含WO3 0.36%,添加量为260g/t,经浮选分离后,得到表3的分离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