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6587.8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合成树脂是通过反应釜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经过缩聚反应或加聚反应来完成的。反应釜是树脂生产的主要设备。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中,对于合成树脂,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兑稀釜被用作为反应釜的配套设备。
在树脂、漆料等产品生产中,反应釜被广泛应用。反应釜的结构一般由反应容器(釜体)、传热装置、搅拌装置和相应的传动、密封装置以及其他附件组成。
其中,反应容器(釜体)制作材质一般为不锈钢、碳钢或者搪玻璃;传热装置有夹套和内外盘管等,采用有机热载体循环(导热油)或电、蒸汽等方式加热;搅拌装置多样,如对桨、锚桨、涡轮桨、双螺旋桨等;密封装置有机械密封、填料密封以及迷宫密封等。
但是,现有的反应釜无法实现加热、蒸发、冷却及混配各项功能的总体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加热、蒸发、冷却及混配各项功能的总体优化的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容器、电机、转轴以及叶片;其中,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反应容器上端,并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反应容器内部;所述反应容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中间体以及下封头;其中在所述中间体的外周布置有螺旋半圆管夹套;而且,在所述转轴的处于中间体的顶部的位置处布置有第一叶片;在所述转轴的处于中间体的中部的位置处布置有第二叶片;而且所述第一叶片的面向所述第二叶片的一侧形成有多个搅拌钉。
优选地,所述多个搅拌钉均匀布置。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加热、蒸发、冷却及混配各项功能的总体优化的反应釜。而且,本发明能够提高釜体壁厚,提高釜体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反应釜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反应釜的结构。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反应釜包括:反应容器、电机2、转轴3以及叶片(即,第一叶片31和第二叶片32)。
其中,所述电机2布置在所述反应容器上端,并且所述转轴3与所述电机2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反应容器内部。
所述反应容器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11、中间体12以及下封头13;其中在所述中间体12的外周布置有螺旋半圆管夹套122。
而且,在所述转轴3的处于中间体12的顶部的位置处布置有第一叶片31;在所述转轴3的处于中间体12的中部的位置处布置有第二叶片32;而且所述第一叶片31的面向所述第二叶片32的一侧(即,下侧)形成有多个搅拌钉311。
优选地,所述多个搅拌311钉均匀布置。
首先,所述转轴的处于中间体的顶部的位置处的配置有搅拌钉的第一叶片的形成提高了搅拌效果,进而提高了加热、蒸发、冷却的效果。
而且,配置了螺旋半圆管夹套的反应釜能减少釜体(反应容器)壁厚,提高釜体的承载能力。反应釜的内筒体需同时承受内外压的作用,而半管内的压力对釜体所加的外压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因釜外焊有多圈半管,还能提高釜体承受内压的能力和增加釜体的刚性,所以在设计反应釜釜体壁厚和封头壁厚时,仅考虑釜内压力即可。在同等工艺条件下釜体和下封头的壁厚比按夹套设计的壁厚薄40%-50%(按12m3反应釜为例,直径Φ2200,釜内设计压力-0.1MPa,夹套设计压力0.4MPa,设计温度260℃内筒材质0Cr18Ni9,平滑型夹套釜内筒体的计量壁厚为18mm,而半管釜的壁厚为10mm)。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加热、蒸发、冷却及混配各项功能的总体优化的反应釜。而且,本发明能够提高釜体壁厚,提高釜体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6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系灭火剂制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制备聚倍半硅氧烷微球的绿色环保方法